(苏教版)2016年四年级上 第1单元《升和毫升》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认识常用的容量单位(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据学生特点,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堂上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具体的看一看、猜一猜、倒一倒、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概念, 并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量液体时,为了方便,常用一些计量工具来量,常用的单位有升和毫升, 结合观察计量工具,让学生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3 课时升的认识教材第 13 页的内容。 学生感受并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道 1 升有多少。 养学生估量液体多少的意识。 重点:认识升,初步建立升的概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液体的多少。 量杯, 4、4 茶杯,这种电暖壶一次烧开的水,一共能倒满多少茶杯?课堂作业新设计1. (1)升 L (2) 1(3) 碗炒锅2. ABB 18 升2 升思维训练8 茶杯教材习题第 2 页试一试略第 3 二个杯子的容量最大。 2. 80 升 升 的 认 识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可以用字母“L”表示。 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升。 最新海量高中、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需求,由此过渡到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 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 1 升有多少。 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升和毫升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容量的意义,再通过两个 5、大小不同的杯子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这样的导入,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逐步上升为数学的概念, 然后回到实际中加以理解, 这同时也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 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 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 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为此教材做了很细致的安排。 先出现直观情境,里面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茶杯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冷水壶;然后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容量的含义。 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 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7、向量杯滴入 1 毫升水。 (数一数 1 毫升大约有多少滴水)(3)让学生明确,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可用字母表示为“。 000 毫升有多少。 升与 1000 毫升的关系。 拿出两个 500量杯装满水,把这 2 杯水倒入一升的量杯中, 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 教师板书:1 升=1000 常生活中用毫升作单位的物体有哪些。 1)一个脸盆大约能盛水 4( )。 (2)一桶豆油大约有 5()。 (3)一杯水比 1 升( )。 (4)电饭煲的容量比 1 升( )。 里填上“ ”“ 1 升比 1 升多10. 岁儿童 3 天至少服 533=45(毫升)45120所以这瓶止咳糖浆够一个 5 岁儿童服用 3 天。 (答案不唯一)如:一个 9 岁儿童 3 天需要服用多少毫升?1533=135(毫升)12.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