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常见物质的检验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a( 的检验通常使用 的检验通常使用 故选择二者组合用 H)2,选 C。 2 、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2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滴加 溶液过滤滴加 液滴加 溶液A. B.C. D.解析:根据三种离子的特性和逐一沉淀的思想,不能先滴加 沉淀三种离子,也不能先滴加 ,因 能沉淀 C 、,所以先用 沉淀 C 、过滤后22g( 沉淀 过滤,最后用 淀 案:)液共热 ,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液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有 S2 中 是白色 3、沉淀,应加 除干扰。 C 只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D 中没有排除 S 、C 的干扰,应先加入盐酸,若无沉淀,再加入 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22。 2酸钠、氧化镁三种白色粉末,应选用的试剂是() 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H +、S 、C 、。 已22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S H+、S22H +、S 22甲中呈蓝色可知含有 则甲中无。 乙中除 阴离子外还应有22应有 答案:酸银、硝酸钡三种物质,为使上述三种物质分别转变为沉淀,现供使用的试剂有:酸、种溶液,要求每次只准使用一种试剂 ,过滤出一种沉淀。 (1)那么所加试剂的顺序是; ;。 (2)写出这三种物质的有关反应的化 5、,可能是 可能是 生的 (2)白色沉淀加入 全部溶解,则为 是 (3)取少量(1)中的清液滴入 溶液产生不溶于 白色沉淀 ,说明原来有 一定就没有 为 上所述,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a 2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的存在对实验不造成影响。 答案:、a(+a( 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1)操作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2)进行操作后,如何判断 S 已除尽,方法是 2 (3)操作的目的是,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再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解析:a 2为易溶于水的物质 ,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可向溶液中加入 液,除去 S ,但此过程中引入了 故需在后续过程中把 去,可加入 除去了 21)其中操作不能改为硝酸钡溶液,因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无法除去 N。 (2)检验 S 是否除尽可用以下方法: 取滤液的上层清液加入 液,2 已除尽。 (3)、 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可在这两种物质沉淀2案:(1)否,因为改用 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 N ,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取上层清液加入 液 ,若无沉淀说明 S 已除尽2)除去过量的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常见物质的检验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1)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索比较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 种方法: ①全部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②全部化成分数进行比较。 ③全部化成百分数进行比较(每种食品的含纤维素的百分率)。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前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具体探究第三种方法。 ( 2)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并思考怎样转化成百分数。 =31% 2/25=8/100=8% (
1、最新海量高中、面和上面。 面和上面观察及判定物体的形状。 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织学生在实际摆一摆和观察后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判断。 发参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空间想象力。 2 课时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教材第 3235 页的内容。 面和上面。 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难点
1、最新海量高中、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结构和特点。 据统计图分析和说明一些简单问题。 .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统计能力。
( 3)理解 18— 19段,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2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思想感情 1 ①引导学生理解叙写蝈蝈动作、神态的词语:不安地爬动、触须„„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吁唤、祈求。 ②让学生从以上词语中,感悟蝈蝈关在笼中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体验蝈蝈在笼中的不适应。 2 2— 17段,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 1)自主朗读第
3、上排气法, 排水法, 用向上排气法答案: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 使 O 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铂表面被氧化生成 铂表面可能和 O O、 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解析:O O+2(未配平), 也可能是 应,此过程中铂作催化剂。 不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答案:2(如下图所示),试管中充满
2、A. B. C. D.解析:中水晶的主要成分是 是硅酸盐制品;中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是 案:C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氧化剂,C 2解析: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如下: ,反应中只有 此 C 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 n(氧化剂)n( 还原剂)=12。 答案:铁和硅两种杂质,取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