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含解析内容摘要:

2、解析:由铁守恒得,反应后生成 c(= 0.1 余 c(= 0.1 5 25方程式知 2故 n(n(+)=c(c (= 4。 答案:)液反应:e 3+ 2稀盐酸反应:2H + 23液跟 应:+H)3 跟盐酸反应:H) 3+3H+ 3 中电荷不守恒,应为 3B 中违反反应事实,应为 H+ C 中得失电子、电荷均不守恒,应为 22案: 盐的水解液进行鉴定,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液中存在 定为无氧酸盐 据 B、D 现象可确定 A 是由 案:液是否被氧化,最好采用()加入 加入 液解析:题目本意是证明溶液中无三价铁离子,而不需要再证明有无亚铁离子,因此最好是加入液。 如果还要证明有无亚铁离子,则 3、应该先加 液,再加入新制氯水或通入氯气。 答案:+、+,加入 液,开始时是白色絮状沉淀 ,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在,一定没有 +在,一定没有 +在,可能有 一定没有 在,可能有 一定没有 析:因为 H)2 转化为 H)3 时的颜色变化可掩盖其他白色沉淀,故溶液中可能含有D 正确。 答案: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溶液中滴入 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溶液中滴入 液;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B.C. D.解析:淡黄色、H) 3 呈红褐色、3 呈血红色、 溶液呈蓝色。 答案:u+222现把等物质的量的 和 分反 5、生成了 上层不同的是碘遇淀粉并不显蓝色,而是碘从淀粉溶液中被萃取到 ,碘在 显紫色(d)。 答案:(a)黄色(b)橙红色(c)蓝色(d)紫色(1)2)22(3)22+粉、 溶液和 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 (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可能有;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可能有。 解析:凡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就不可能大量共存。 本题涉及的反应有 3e+ u+2 2)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因为它们能发生上述反应。 (2)若 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7、: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填序号)。 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而实验室中需要纯净的亚铁盐溶液。 那么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应该 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解析:根据探究实验目的和提供的试剂分析,本实验只需要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完成。 再结合实验记录中的部分内容,就可以判断利用铁粉与 应,探究出 还原性、+的氧化性; 利用提供的氯水、(推断 有还原性;利用 锌片推断 氧化性。 最后推出中间价态的 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从而判断 A、E、F 也符合以上规律。 答案:(3)试管(4)+22 +具有氧化性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在 液中加入铜片(5)在亚铁盐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