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过关检测含解析内容摘要:
3、(沉淀)=31;沉淀溶解时 ,n(X)n(沉淀)=11。 答案:确的是()硅酸盐很多都难溶于水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最主要成分可溶性硅酸盐中最常见的是 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A. B. C. D.答案: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再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a L;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在同条件下生成氢气 b L,体积比a b 为() 解析:此题涉及的反应有 2e+H 22;2可以认为等物质的量的 l 分别与稀硫酸、烧碱反应所生成的 体积为 a b,即为 23。 答案:)能与碱反应解析:铝在常温下能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能与氯气反应;氧化铝 5、与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一定量的 A 加入到 液中,产生的 C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则消耗的 A 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解析: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 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 以 A 是 是 是是 化合物,可和 液反应产生 能是 丙是 是 据l(得丁是 H)3。 答案:(1) 2H) 3(2)2H 2O 2)0.1 12 分) 硅单质和碳单质及相应氧化物、氢化物、盐在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如 应生成盐等;它们的氢化物都能燃烧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把河沙(主要成分是 镁粉按一定质量比(稍大于 7、加入稀硫酸后生成的气态氢化物是 空气中自燃的产物是 案:(1)+4热(2)12 分) 如下图所示。 已知单质 I 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单质 G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化合物 H 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化合物 E 极易溶于水形成无氧酸,该无氧酸在常温时能够与氧化物 A 起反应。 请填空:(1)氧化物 A 的化学式是。 (2)化合物 E 的化学式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所给条件单质 I 是半导体材料,H 是有毒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能在空气中燃烧,可初步得出 I 为 为 为 根据 E 的性质,判断出 E 为 为 为。 答案:(1)(2)C 4)。(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过关检测含解析
相关推荐
探索新知 根据学生填好的表格,让学生说明自己填表的方法。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从表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 生 1:每小时行的路程不变,时间用得越多,行的路程就越多。 生 2:每小时行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几倍,路程也就 扩大几倍。 生 3:它们的速度
2、3说法正确的是()一个质子解析: 3 4同位素,比 4一个中子。 答案: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婴幼儿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其结果让人震惊。 已知三聚氰胺的分子式是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6 聚氰胺的质量为 126 的质量分数为 80%D.1 聚氰胺有 15 个原子解析: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 126 g 错;1 聚氰胺的质量为 126 g,B 正确;
3、N 的物质的量约为 2 案:(标准状况下)N 2 含有 a 个分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8解析:根据 n=,所以 4a。 答案: g 某气体化合物甲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gg准状况下气体化合物甲的体积为 ,物质的量为 M= =40 = 2 g案:)标准状况下,0 23 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 0.5 2 所占的体积约为 标准状况下,1 2O 的体积约为
2、 +2H 2) 2硫酸只体现了氧化性。 答案:)备 H)2 制备 先写出各应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A 项主要发生反应:22,其中 O 元素由变成 0 价和;B 项发生反应:2融) 4 价变成 0 价,O 元素由变成 0 价;C 项发生反应:N 2+3 元素由 0 价变成,H 元素由 0 价变成+1 价;D 项发生反应:2a(
3、原子的 M 层比 B 原子的 M 层少 3 个电子,B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恰好为 层电子数的 2 倍。 A 和 B 分别是()原子和碳原子 题意,画出 A、B 两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K L +6B: +13所以 A 为碳原子,B 为铝原子。 答案:n 电子层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相同;当 n 作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 10 个。
字,奥运五环旗,树叶等实物。 教师:这些物体都漂亮吗。 学生:这些物体真漂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事物为什么这么漂亮。 学生发表意见时,尽量让学生说到他们两边都是一样的。 ( 2)想一想,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将这些事物对折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把这些物体对折,两边是一样大的。 学生:这些物体的图形都是对称的。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物体 都是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