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过关检测含解析内容摘要:

2、 +2H 2) 2硫酸只体现了氧化性。 答案:)备 H)2 制备 先写出各应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A 项主要发生反应:22,其中 O 元素由变成 0 价和;B 项发生反应:2融) 4 价变成 0 价,O 元素由变成 0 价;C 项发生反应:N 2+3 元素由 0 价变成,H 元素由 0 价变成+1 价;D 项发生反应:2a( 2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体和 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 ,则布条的颜色( )O 2+2 不具有漂白性。 答案: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u() ) u(解析:A 项原料不廉价,B、C 有污染性 3、气体产生。 答案:形瓶内盛有气体 X,滴管内盛有液体 Y。 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 Y 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 a 鼓胀起来。 气体 X 和液体 Y 不可能是 ()X 2液C 2 液解析:气球鼓胀,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即挤入的液体 Y 能溶解 X 或能与 X 发生反应,A 中 中 液反应,D 中 液中含水,可以在其中完全溶解,A、B、D 均都满足要求,只有 C 中 与 液反应,也很少溶解,C 符合题意。 答案:叙述 ,正确的是()液反应生成 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解析:A 项,变红;B 项,生成 项, 与 液不反应。 答案: 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 和 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 18 g 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0.5 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数为 成 0.1 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O 与 1 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 2O 的摩尔质量为 20 g 18 g 18 g 物质的量不同,所含的质子数不同,A 项错误;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故 B 项错误;由可知,生成 0.1 气时转移电子为 项正确;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存在化学平衡,故产物的分子数小于 2 项错误。 答案:(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 ,共 40 分)13.(10 分) 国外正在研究用 收法作为治理 染的一 7、式为。 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 A 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解析:(1)少量 入 H)2 溶液时生成正盐,过量 入 H)2 溶液时生成酸式盐。 (2)白色沉淀应为 为 于盐酸,所以试剂 A 应用盐酸 ,不溶解进一步说明是能用 为 +4 价硫氧化为+6 价硫产生 S ,而 提供 S221)+2S)过滤 不正确)于水生成 2 化为 2 成 10 分) 现代生产硝酸的重要方法是氨的催化氧化法。 (1)(4 分 )第一阶段:氨氧化成 学方程式为 ;若没有催化剂,氨只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 关化学方程式为。 (2)(2 分 )第二阶段:化成 水或稀硝 9、沉淀时,立刻将 之与稀硝酸分离。 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2)将 A 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 A 微微加热,在装置 A 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 E 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 F 向 E 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 E 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4)一段时间后,C 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5)装置 D 的作用是。 解析: 与 应,生成 出装置中的空气,A 为制 装置,E 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中为澄清的石灰水, 与之反应生成 用 F 鼓入空气后,为 入到C 中后,生成 白色沉淀溶解 ,D 为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1)产生二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2)3) 3+24)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未能排尽烧瓶中的空气,少量 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少量的红棕色的 入空气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的红棕色的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使白色碳酸钙沉淀溶解(5)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