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下对称现象之四内容摘要:
字,奥运五环旗,树叶等实物。 教师:这些物体都漂亮吗。 学生:这些物体真漂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事物为什么这么漂亮。 学生发表意见时,尽量让学生说到他们两边都是一样的。 ( 2)想一想,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将这些事物对折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把这些物体对折,两边是一样大的。 学生:这些物体的图形都是对称的。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物体 都是对称的,也很漂亮。 ( 3)折一折 教师:打开手里的图形,折一折,要怎样折才能使两边完全重合。 学生动手,老师指导。 适时让学生展示。 想一想, 对称事物的共同特征 是什么。 学生: 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西师大版三年下对称现象之四
相关推荐
3、原子的 M 层比 B 原子的 M 层少 3 个电子,B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恰好为 层电子数的 2 倍。 A 和 B 分别是()原子和碳原子 题意,画出 A、B 两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K L +6B: +13所以 A 为碳原子,B 为铝原子。 答案:n 电子层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相同;当 n 作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 10 个。
2、 +2H 2) 2硫酸只体现了氧化性。 答案:)备 H)2 制备 先写出各应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A 项主要发生反应:22,其中 O 元素由变成 0 价和;B 项发生反应:2融) 4 价变成 0 价,O 元素由变成 0 价;C 项发生反应:N 2+3 元素由 0 价变成,H 元素由 0 价变成+1 价;D 项发生反应:2a(
3、(沉淀)=31;沉淀溶解时 ,n(X)n(沉淀)=11。 答案:确的是()硅酸盐很多都难溶于水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最主要成分可溶性硅酸盐中最常见的是 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A. B. C. D.答案: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再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a L;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在同条件下生成氢气 b L,体积比a b 为() 解析:此题涉及的反应有 2e+H
全一样 !到底到哪里找这些素材呢 ?现成的课本上就 有 !于是便有了上面的教学安排。 此安排充分利用了 教科书上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作用。 学生独立看、想,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 二、在生活中 (室内、室外、校外 )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认识 ( 1)教师:同学们通过看书、交流知道了许多物体是对称的。
,然后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 减法那样 ,用竖式计算的。 +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与整数加减法一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才能相加减。 尝试练习 +==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点评:学生根据情景中的信息提出教学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算法,体现出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上显示这个过程。 教师:通过同学们摆小棒,我们验证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基本一样,那它们的竖式计算又是否一样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列出 32- 19 的竖式。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竖式。 32 19 13 教师:这个竖式同学们会算吗。 试一试。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后抽一学生板演。 教师追问:在用竖式计算时你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相同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