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6.1《亚洲及欧洲》教案内容摘要:

2、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结构与过程第 1 课时(课堂导入)请大家 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 (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 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讲授新课)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 4、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 1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纬度范围:北纬 36 度北纬 71 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 9 度东经 66 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1)读图 1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 6、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 1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 6 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 12 点为准。 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 (讲授新课)板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 12 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 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 24 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 15 度经度。 其中 零时区(也叫中时区) ,从西经 75 度东经 75 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学生小组讨论:1为什么 7、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板书 3北京时间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板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 180 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要减去一天。 练习 请同学们读图 1成练习题 1、2。 板书设计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2时区及换算3北京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第 3 课时(课堂导入)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 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中,要用比喻 9、、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4)亚洲 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 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5)小组讨论: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 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 亚洲地形的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 11、,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 9 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 1气候复杂多样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板书 2大陆性特征明显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 12、,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 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 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 ”)学生分析讨论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 14、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板书 3季风气候显著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 气候”。 板书设计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