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内容摘要:
2、习提问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 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三、讲述新课:范围、位置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 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 (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 (跨 360度,跨经度最多的 3、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 不准确。 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 )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南美洲、大洋洲教材 62页南极洲和 64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浮冰陆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巨大,所以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 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教材 60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 5、、铁、煤、鲸、企鹅、磷虾等自然资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是科研的宝地,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了解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长城站、中山站和科学考察的近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在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 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学生回忆, 并回答问题。 请你说说南极和北极地 6、区的位置特点和气候特点。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 (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 )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 2001 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各课的知识。 大家回家后找到了许多的有关两极地区的小材料,各种趣闻,小故事。 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三、讲述新课: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 然资源1、淡水资源地球上 68%的淡水一。(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相关推荐
2、,了解到本州是最大的岛屿。 可由学生用颜色笔在地图上勾画或让学生上讲台指示挂图找地名,“多山的地形”部分可分下列步骤:1在七年级上册的“六大板块示意图”上找出日本位于亚欧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找出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位置。 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最后在图 3l 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温湿的气候”部分可用纬度相近的东京和北京的气温
动 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观看图片。 展示图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细菌的发现 阅读书本知识,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用大屏幕展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分组讨论细菌的大小及结构特点,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对比,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并进行交流。 请一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就细菌的结构和营养问题与
1、最新海量高中、式的加法和减法(第 2 课时)提技能题组训练去括号、(22(-1+x)的结果为() 析】选 2(-1+x)=42a+(2.【解析】21【知识归纳】巧记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去括号,符号变换最重要;括号前是正号,里面各项保留好;括号前是负号,2014黄冈模拟)把 3+3化简得.【解析】3+3=3+33+3=a+a+5【易错提醒】去括号时,要把括号前面的数连同符号一起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
2、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课型 新授课课时 3 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南半球蔚蓝的海水中有一个金锁形状的大陆,它的名字就叫做澳大利亚。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个国家,看一看 它有何魅力。 投影 展示图片“澳大利亚国旗”提问 你们曾经见过这样的一面国旗吗。 知道它属于那个国家的吗。 学生 澳大利亚讲述
2、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提出问题: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西亚。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从位置、地形、资源、宗教四方面谈)二、 导入新课
态、结构上发生变化 —— 分化,成为一群排列紧密的细胞 —— 上皮组织。 师 :看来你是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分化,那么,其他同学呢。 电脑显示神经组织的形成,问:“ 每个神经细胞结构有何特点。 它具备什么功能呢。 神经组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 生 :每个神经细胞像树 枝一样有许多分叉,它可以更多的与其他细胞联系、传递信息,同样神经组织也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师 :太精彩了。 请同学们为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