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生物生存的环境二内容摘要:
资料分析 (2) 分组,提出调查任务。 (3)由各小组组长带领成员在校园内进行调查。 老师随行,及时指导。 ( 4)剩余时间交流等。 (或下节课交流以引入新课) 三、活动指导: 本节课要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活动 1:观察校园植物的环境 针对学生刚从小学到初中,而且是第一次组织调查活动,所以老师应该在组织好调查活动上下一些功夫,为今后的调查打下基础。 ①建立调查小组( 3- 5 人比较适宜),做到分工明确,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等。 ②明确调查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调查的步骤、方式、线路等。 ③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表。 并尝试把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生物生存的环境二
相关推荐
目标,了解一下,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 (学生点击,阅读。 ) 师:在了解学习的目标后,我们来看看食 物链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 (学生点击,阅读。 ) (二)新课学习 师:下面点击在线学习。 我们知道在语文课中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哪个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通过回忆,阅读网页上的流动字幕回答) 师:那我们想一想,螳螂、蝉
3、毒的物质解析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素,不能食用,A 错误;能量不一定由化学反应提供,可以由风能、水能等提供,B 错误;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从而节约能源,C 正确;如果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源,D 错误。 答案空题4(新情景题) 如图是一种防霾新产品鼻用空气净化器,它的填充物是硅胶,硅胶可表示为 1)塑料是_(选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从组成元素种类分析,
状态消耗的能量最多(感觉最累)。 ( 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正比或反比)。 ( 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系密切吗。 转换主题 : 设疑:什么是呼吸。 人的呼吸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疑:吸进( )放出( ) 1生命垂危的人医生往往要提供氧气瓶。 (图片 ) 2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观察石灰水变化。 总结:呼吸指的是人或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过渡 :
2、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50%的氯化钠溶液B50 和 50 精配制成 100 精溶液C为 1 和 3 的两种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 为 4 的溶液D50 g 溶质质量分数 1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 25 g 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等于 20%的氯化钠溶液解析将 50 g 氯化钠固体放入 50 g 水中,氯化钠不一定能全部溶解,故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 50%,A 错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3、如图所示,烧杯中质量相等的铁圈和银圈用一根绝缘细丝相连,在两者之间,并用一根绝缘细丝吊住,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 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字母填空)。 A铁圈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B银圈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C银圈下沉,铁圈上浮D银圈上浮,铁圈下沉E仍保持平衡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 解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