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创新)2016中考科学 专题30-代谢与平衡(含解析)内容摘要:
3、营养物质是水。 答案重组 )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 b 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 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静脉血B若 b 为肾小体,则 a 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C若 b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 a 内流静脉血, c 内流动脉血D若 b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 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解析血液流经肺部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改编 )如下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 I、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若 Y 表示摄入的脂肪,则是小肠B若 Y 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为肺动脉C若 所示结构 5、A BC D解析要从以下两方面解决此问题:(1)判断三种血管的类型。 血管壁薄,管腔大,是静脉。 血管壁厚,管腔较小,是动脉。 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是毛细血管。 (2)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由静脉将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血液的流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答案原创 )今年杭州某人民医院为某健康女教师做体检,下表是她的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 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甲 90 8 6 浆 B肾小囊中的液体C尿液 D无法判断解析乙液体中只含有少量蛋白质,说明乙为原尿,是肾小囊中。(一年创新)2016中考科学 专题30-代谢与平衡(含解析)
相关推荐
并列放 10本相同的书(每本 书之间的接触面积相等),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 F,压 强为 P。 当取走右边的 4本书后,其余 6本书不动,书 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 ) A、压力为 3/5F,压强为 3/5P B、压力为 F,压强为 3/5P C、压力为 3/5F,压强为 P D、压力为 F,压强为 P 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 1 和 2,放在水平桌面上
设计出实验记录用的表格。 小电灯的规格 分析比较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大小关系,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与电功率间的关系,你会发现:( 1)当 U 实 =U 额 时, P 实 P 额 ,亮暗程度 ( 2)当 U 实 U 额 时, P 实 P 额 ,亮暗程度 ( 3)当 U 实 U 额 时, P 实 P 额 ,亮暗程度 实验结论: (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 同。 实际电压越 ,小灯泡功率越。 (
2、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解析笔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 A 错误;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的,故 B 正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 物体不受力也能运动
灵活性、广泛性。 一、实践过程 回顾思考(幻灯片 2):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学生回答,即 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有何性质。 为什么要学三角形相似。 教师手影展示,学生表演,引入新课(幻灯片 3) 自主探索(幻灯片 4):教师布置问题,即 阴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太阳光线有什么特征。 太阳光照射下物体产生的影的特征。 阳光下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物体的影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设情境,引入新知 通过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好铺垫。 (二)观察探究,形成新知 1. 让学生根据解析式直接说出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 直接 由“数” 联想到 “形”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 通过 画出反比例函数 xy 6 和 xy 6 的图象 , 让学生充分参与、经历画图的过程, 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3、4 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叶脉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 24 小时,将该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 ()AB 区 BA 区CA 区和 B 区 D都不变蓝解析将主叶脉切断,水分无法运输到 B 区。 B 区因叶片缺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而 A 区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会变蓝。 答案创新 )苹果储存的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