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内容摘要:

2、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江仙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诗:乌江(又名夏日绝句 )等文:金石录序等作品风格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二、文本知识1. 醉花荫创作背景醉花阴写于前期。 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 的欢声笑语。 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 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 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 3、“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 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 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 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 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2声声慢创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 4、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 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 “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 “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 “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 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 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 6、再也无人摘取。 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 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 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 情。 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3靖康之变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 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 ,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 7、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 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词人李清照的词风也因此为之大变。 4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 “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 ,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 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所以, 9、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 风声_,墓地凄然悲凉。 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 ,歌声还余音袅袅,_。 6背诵课文,照原文填空。 (1)东篱把酒黄昏后,_。 (2)莫道不销魂,_,_。 (3)_,_,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_,_。 (5)只恐双溪舴艋舟,_。 (6)此情无计可消除,_,_。 (7)九万里风鹏正举,_,_。 (8)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_。 四、内容探究7李清照(1084约 1151)_女词人。 号_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论词强调协律, 10、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_”之说。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_辑本。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_”。 8阅读课文,填空。 (1)李清照的词以_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_。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 ,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_。 (2)醉花阴上片从_和_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下片写 “_”,携酒去往东篱观赏菊花,看到西风中摇曳的黄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 这首词用了_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 总体风格_。 (3)声声慢词风_、_,一改前期词 12、:调养,保养。 次第:光景,壮况。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5(1)氛围气氛(2) 如泣如诉不绝如缕6(1)有暗香盈袖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4) 到黄昏点点滴滴(5)载不动许多愁(6)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7)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8)应是绿肥红瘦7南宋易安居士“别是一家”漱玉词 易安体8(1)南渡醉花阴声声慢(2)“永昼”的无聊“半夜”的寒冷“黄昏后”叙事委婉含蓄(3) 深沉凝重哀婉凄苦叠字北雁南飞 时间天气9词眼是“愁”。 “永昼”表示愁的程度很深,无法抹除。 “半夜凉初透”是说愁得无法入眠。 “人比黄花瘦”是愁的结果。 10“瘦”字用得好。 九九重阳,面对纤长瘦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