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4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资料内容摘要:
2、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主要作品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作品风格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二、文本知识1. 水龙吟登建 3、康赏心亭 创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 (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 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 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 4、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 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 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 年) ,辛弃疾 64 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侘胄所起用。 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 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 6、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他以革命家的_完成了这幅画作。 他的英雄_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2)体验体会辨析:“体验”强调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 “体会”是指体验领会。 他_到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使用的重要性。 有些作家常到边远艰苦 的地方去住上一段,这种出行被叫做 _生活。 (3)幻想幻象辨析:“幻想 ”指虚而不实的思想。 “幻象”指从幻想、幻觉或梦境中产生的形象。 眼看着龙消失在门外,他心里很不舒服,希望那都是_。 是什么可悲的_使你如此烦恼。 (4)浮想联翩思绪万千辨析:“浮想联翩”形容连续不断。 浮想联翩就是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思绪万千”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可是,此时此刻,母亲的 8、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_”和“_”,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_。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用“_”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比喻作为“_”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_,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 用了_、_、_、拓拔焘、廉颇的典故。 (2)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怀念_、_。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_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 10、万千浮想联翩6(1)断鸿声里江南游子(2)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3) 尽西风季鹰归未(4) 揾英雄泪(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人道寄奴曾住(7)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8)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幼安稼轩苏轼豪放 陆游稼轩长短句8 (1)水山千里清秋秋无际山落日江南游子 直抒胸臆孙权、刘裕、刘义隆(2)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9自喻为“江南 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南归,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恢复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做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为游子了。 10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望是中原旧疆 11、,恢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 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11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而且他们 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英雄”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向往。 12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 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指明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预)人教必修4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资料
相关推荐
2、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江仙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诗:乌江(又名夏日绝句 )等文:金石录序等作品风格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二、文本知识1. 醉花荫创作背景醉花阴写于前期。 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
2、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 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
2、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 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单刀会 鲁斋郎等。 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 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 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 来源:学科网
2、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 1900 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是他的成名之作。 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2、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 和鲁克丽丝受辱记 )、154 首十四行诗和 37 部戏剧。 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 网 Z#X#X#K主要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喜剧
喜欢这样的课吗。 板书设计( 略 ) 【课后作 业 】 班级 姓名 学号 1.某班级的座位排列如图: ( 1)张芳坐在第 行,第 列; ( 2)已知下列同学的位置,请你在 图中相应的 地方写上他们的名字。 李明:第 3 行,第 3 列; 王东:第 6 行,第 6 列。 (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