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4第12课《苏武传》教学资料内容摘要:

2、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 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主要作品汉书作 品风格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史通六家 ) ,则是其特色。 二、文本知识1汉书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 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 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 2课文 3、背景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 年、前 121 年、前 119 年。 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到公元前 100 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 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的民族气节。 3汉书介绍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6、)惠语以让单于 ( )亦留之以相当 ( )面目以归汉 ( )以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以强壮出 ( )乃见犯乃死,重负国 ( ) 恐汉袭之,乃曰 ( )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 )与旃毛并咽之 (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空自苦亡人之地 ( )信义安所见乎 ( )法令亡常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 )前以降及物故 ( )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_。 今义:_我丈人行也古义:_。 今义:_欲因此时降武古义:_。 今义:_且陛下春秋高古义:_。 今义:_ _武等实在古义:_。 今义:_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_。 今义:_卧起操持古义:_ 8、 _。 (2)临渊羡鱼,_。 (3)绳锯木断,_ _。 (4)不入虎穴,_。 (5)水至清则无鱼,_ _。 四、内容探究11班固(3292 年),字孟坚。 _著名的史学家。 班固立志继承父业,编写的_是我国第一部_体_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_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 12阅读课文,填空。 (1)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出使_,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_”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组织文章,以_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2)文章的第 1 9、、2 段,介绍了_。 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是“_”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_”,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3)文章第 37 段,重点记述了_的事迹。 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_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 接着写匈奴企图用_来消磨苏武的斗志,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第三次是故友_劝降。 (4)文章最后三段,介绍了_。 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 13匈奴招降共有哪几次。 请简要概括。 14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