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资料内容摘要:

2、902 年,1 月,矿路学堂毕业。 3 月,公费赴日本留学。 1904 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8 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 1912 年(民国元年) ,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1918 年,1 月,5 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1920 年,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1923 年,8 月,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4 年,7 月,赴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1925 年, “女师大风潮”进一步升级,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教育 3、总长章士钊免除佥事职务,1926 年,3 月,“三一八惨案”发生。 4 月,鲁迅作死地 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 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8 月, 彷徨出版,1927 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 1928 年,春,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 1930 年,2 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933 年,1 月,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 2 月 17 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作为了忘却的纪念怀念柔石。 1935 年,2 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 1936 年,1 月,肩及胁均大 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2 月,开始续译死魂灵 4、第二部。 10 月 17 日病复发,18 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延至 19 日上午 5 时 25 分逝世。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翻译作品毁灭死魂灵等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作品风格杂文笔锋犀利,爱憎分明,被誉为刺向“敌人” 心脏的“匕首”“投枪”。 二、文本知识1拿来主义创作背景本文写于 1934 年 6 月 4 日。 本文写于 1934 年 6 月 4 日,最初发表在 6 月 7 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 6、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 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 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 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 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 7、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2杂文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它有四个特征: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短小精悍。 “杂而有文”是其总的特点,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是其具体特点。 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 “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 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 比如庄周买水 剃光头发微等文章就是如此。 3鲁迅的杂文特征首先,鲁 迅的杂文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的记 8、录。 其次,鲁迅的杂文铭刻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敌人的憎恨,描写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愿望和理想。 再次,鲁迅的杂文有丰富的理论含量。 鲁迅曾经解释自己杂文的特点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杂文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的说来,这种文体大都结合着评论和文艺两种因素,在表达某一思想内容的时候,既要有绵密的逻辑又要有生动的形象。 “不留面子”和“常取类型”正好适应了这样的要求。 从杂文的直抒己见 而言,和论文较为接近,需要有论文的条理和层次。 但杂文展开逻辑的方式又不完全和普通的论文相同,因为它是艺术品。 鲁迅说过:“通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文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 ”(注:两地书三二 )“曲折”在这里并 9、不意味隐晦,而是表 现的一种特殊方式。 鲁迅不常在杂文里作出直接的结论式的答案,他往往采用对比、暗示、取譬、借喻等等手段,通过客观的叙述揭发内在的矛盾,使人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启发。 杂文的作用和别的艺术形式一样,重要的是运用生活现象来说明问题,正如演绎数学的时候需要列出正确的方程式,使读者能够根据方程式去寻求答案,水到而后渠成。 这样才能耐人咀嚼,令人信服。 展开理论逻辑的时候,形象在鲁迅的杂文里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种风格的形成也和作家作用的语言有关。 鲁迅是语言艺术的大师,造语精密,词汇丰富。 他经常向口头语言学习,经过加工而写入文章。 还主张适当地采用外来语法。 鲁迅杂文包含着多方 面知识:社会、历史、 11、诩:_冠冕:_玄虚:_孱头:_国粹:_残羹冷炙:_礼尚往来:_不管三七二十一:_答案:自诩:自夸。 冠冕:很体面,有气派。 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国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 礼尚往来:礼仪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问情由或不顾一切。 5根据对下列近义词的辨析,选词填空。 (1)鼓吹鼓动辨析:“鼓吹”有虚夸的意思, “鼓动”有煽动的意思。 都是贬义词。 我只想_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 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那天,在“”势力的_下,一群不法分子在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 (2)吝啬吝惜辨析: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而不舍得的含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