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13 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3火药(1)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4)传播:14 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及影响:13 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4、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仪器要早 300多年。 温馨提示 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对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人君授命于天”的依据是历代王朝重视天文历法的主要目的。 三、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春秋时期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2东汉: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魏晋南北朝: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 1 000年之久。 4元代:出现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四、古代农书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5、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 2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 306幅插图。 3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1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张仲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 3华佗:与东汉张仲景同时期的名医,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 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4 本草纲目:明代李 7、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对世界文明(西欧)的影响造纸术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在欧洲的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 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案火药在 9、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耕经济的繁荣,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个人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渐趋腐朽、衰落的封建制度。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4)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5)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 (6)统治阶级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和理性精神的缺乏。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 10、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答案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对比法分析中西方科技的差别(1)在条件上:中国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西方则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起了物理、化学学科体系。 (2)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3)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注重实验方法,而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4)在应用上:中国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西方 13、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 所谓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用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为指导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材料二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 他把药物分成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材料三甲流疫情爆发后,中国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就展开了中医药防治甲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轻甲型 短退烧时间等方面效果明显。 中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书”是什么。 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 14、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 如何评价其价值。 (3)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中医理论。 答案(1)伤寒杂病论。 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2)本草纲目。 价值:记录药物 1 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是对 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3)中医学有很多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局限,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或珍视传统,古为今用,辩证取舍,发展创新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第(1)问联系材料中的“四诊”来回答是哪一种书,其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可以从“药物分类”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