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唐诗繁荣的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2)唐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2宋词(1)词的起源: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 ,便于灵活自如地表达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2)主要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元散曲(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兴起背景: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易错警示 诗、词、曲 4、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主题一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特点1 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2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 ,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4唐诗风格多样,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5宋词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 6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7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 6、实的关系“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条件,文学是现实的反映。 (1)从先秦到唐朝:诗经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礼乐文化。 汉赋则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唐朝社会环境开放繁荣,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宋元时期:宋代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面对动乱、分裂的现实,宋代词人或发出振奋人心的豪放情怀,或发出对国破家亡的离愁别恨。 元代社会黑暗,汉族文人进取无望,他们往往用散曲抒发对民生艰难的感叹和自身的愁闷情怀。 (3)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学需求增 7、加。 同时,商业发展、市井百态,也为通俗文学发展提供了素材。 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 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文学力作。 阅读唐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两首诗各有何特点。 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李白:语句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白居易: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对社会现实猛烈批判,体 9、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答案 项是诗经的内容,是春秋时期的诗歌;B 项是汉赋的文学形式,汉赋是汉代文学主流形式;C 项是唐朝李白的诗歌;D 项是宋代李清照的词。 3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创作风格是()A语言凝重,沉雄浑厚 B豪迈奔放,想象丰富C清新自然,真实感人 D刚劲朴实,爽朗粗犷答案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 项符合其创作风格。 4有一种文学体裁,句子长短不一,适合配 11、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而宋世制禄丰厚,坊间歌妓又出于自身利益而出金资助词客,这种物质力量的推动势必成为词集刊行的有效保证。 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材料四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致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 “好货” “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等著绘画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指出“汉赋”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闻一多的“诗唐”找出依据。 (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宋词繁荣的 12、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小说取材有何特点。 综合四则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1)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2)诗歌到唐朝时发展到鼎盛阶段,名家辈出,佳作极多。 (3)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 (4)特点:关注社会底层,题材广泛。 趋势:世俗化、平民化、大众化。 解析第(1)问只要回答汉赋的特点即可。 第(2)问从唐朝诗人、诗作及文学发展阶段三个方面回答。 第(3)问从思想、经济、社会阶层变化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笫(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清小说关注社会底层,题材广泛;“发展趋势”可从文学作品的世俗 14、之实,御用之赋的时代精神也就体现于此。 (3)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思想开放、文化多元、教育上实行科举取士等因素都是诗歌出现黄金时期的重要条件。 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 (4)宋代由于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且由于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则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元朝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实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技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依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得以大盛。 2(1)明清小说通过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