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合为“一教” ,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 ,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方法:“格物致知” ,即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 5、,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修身之要)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根据材料,指出朱熹的办学理念。 答案朱熹强调修身、处事、接物的修养,把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的办学理念。 图示法解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主题二宋明理学的特点、地位和作用1宋明理学的特点(1)宋明理学是思辨化的儒学。 它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把儒学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囊括天人关系在内的哲学理论体系。 (2)宋明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的儒学,区别于先秦、汉唐以政治哲学为核心的思想 7、发展中,在中国民族注重气节、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难道真得毫无关系吗。 文天祥的正气歌不正是宋明理学吗。 封建时代的正派人士、资产阶级某些革命家们在监狱苦刑中以宋明理学自恃自乐,难道是偶然的吗。 根据材料,作者是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 答案作者认为,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一、一、二”巧记宋明理学一个源头:都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个核心:都承认理的存在。 两个世界观: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1 “未有天地之先,毕 9、选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 ,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儿女。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A “仁政”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答案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注意理学思想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与题干中“忠、孝、节、义”的思想一致。 4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答案兴的儒学思想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伦理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 11、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守仁怎样的思想主张。 答案(1)“三教合一”。 儒学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2)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在明确题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处 12、理这些信息。 第(1)问根据智圆的观点分析判断。 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有效信息,注意理解“理”与“三纲五常”的关系。 【课中思考】(教材 示两者都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研究求取真理。 但是在对于所求得的“理”的认知方面,两者又有区别。 理学家讲求的“理” ,作为世界万物的根源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格物致知”要获得的,是这一先验性存在并且亘古不变的“理”。 而“实践出真知”要取得的是一种与实践并行并长的真理性知识,并不固定,而是处于发展之中。 【阅读与思考】(教材 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缺一不可。 理学主张完全消除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利于社会生产 14、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为了重兴儒学,回答在“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也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2(1)相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异:首先,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其次,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 基础巩固1明代德清禅师曰:“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