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化,爱因斯坦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2内容: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1)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19 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以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2)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温馨提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三、量子理论中微观世界1诞生:1900 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2发展 4、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主题相对论、量子论的地位和异同1地位(1)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 20 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量子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同时,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 5、理论框架,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2异同(1)异:相对论以宏观世界为研究对象。 量子论以微观粒子世界为研究对象。 (2)同:背景:都是在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提出的。 过程:刚开始都是作为假说,后来都得到精确的实验证明。 地位:相对论与量子论共同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都是科学大师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追求真理的结果。 材料一有人认为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会完全被抹掉。 而爱因斯坦却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材料二科学家们为了总结热辐射规律,推导出两个公式。 但这两个公 7、提出量子假说,后来,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现代物理学的三个“二”两大背景:牛顿经典力学被权威化;经典物理学受到挑战。 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论。 两个人物:爱因斯坦、普朗克。 1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且面临的挑战有()物理学一系列新的发现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物理学家们实验的结果证明“以太”不存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量子假说的提出A B C D答案题考查经典物理学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都出现在 20 世纪,不符合 19 世纪末的要求。 2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说:“爱因斯坦 8、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他不是发现了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彻底否定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带来了物理学领域的革命B相对论的提出拓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C相对论解决了经典物理学遇到的难题,将人类的研究深入到高速运动和微观世界D他不仅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答案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批判地继承,而非“彻底否定”。 故 A 项表述错误。 3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忍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10、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答案料体现的是量子理论的相关研究,它是 19 世纪末科学家在研究热辐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结果,A 项正确;B 项体现的是相对论思想,C 项是材料中现象进一步发展的结果,D 项是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 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们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 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 射线和放射性现象。 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 12、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新发展:由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 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19 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过渡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课中思考】(教材 示(1)要结合哲学原理来说明它们的共同点。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刚开始只是作为假说,是经典物理学在某些领域已经十分完 13、善但在另外的领域却遭遇重重问题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解释提出的。 但后来它们都得到精确结果的证明,并对修正经典物理学的不足和谬误之处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2)这说明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不断遭遇困惑和不断看清事实找寻真理的过程。 此问题可以从哲学的多个方面解释,可以展开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答案不求唯一。 【阅读与思考】(教材 示本题主要阐述日常经验和理论的关系。 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经验是直观的、表面的,而物理学上的理论是必须经过精确的、理想的条件下的实验来证明的。 理论可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但理论一旦应用于实际,便会由里到外 14、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直至我们的日常经验。 很多理论在提出伊始,都因为和日常经验背道而驰而遭到质疑,但真理并不因为质疑而黯淡,真理由事实证明。 可以在阐述抽象原理的时候,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说明日常经验和理论之间的差距。 【解析与探究】(教材 示(1)爱因斯坦是基于他对于维护人类和平的热忱而做出上述举动的,也是正确的。 (2)启发:科学研究应该用于促进社会发展、保障人类和平等方面;科学对军事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巨大,有时能起到以暴制暴,从而换取和平的作用;科学研究的初衷,与其后的实际应用的效果之间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等等。 (3)态度:科学发展的本身,是客观而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左右的。 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来最新。(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 2)作正六边形:在圆中任作一条直径,再以两端点为圆心,相同的半径为半径作弧与圆相交,依次连结圆上的六个点所得图形(任何作正三角形。 正十二边形。 …… ) (一) 填空题 ( 1)正 n 边形的内角和为 ________,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________,每一个外角都等于 ________. ( 2)正 n 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24176。 ,那么 n=________,若它的一个内角为
式: S=360n π R2化为 S=180Rn 21 R,从面可得扇形面积的另一计算公式: S=21 lR BOPAACBA 1C2B 2A 2CA BED F例 1. 如图,把直角三角形 ABC 的斜边 AB 放在直线 l 上,按顺时针方向在 l 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 A2B2C2的位置上,设 BC= 1, AC= 3 ,则顶点 A 运动到 A2的位置时,点 A经过的路线有多长。 点 A
别有: 、 、。 每个关系式中的变量是什么。 请分别说出 . 这几个关系式有哪些共同点。 是我们学过的函数吗。 有什么区别呢。 二、探究活动: 既然情景中所得的函数关系不同于学过的函数,我们试着用以前研究函数的方法来
圆内切时 ,OP 为 cm。 点 P 在怎样的图形上运动 ? ( 3)当两圆相切 时, OP 为多少。 例 3. 已知图中各圆两两相切, ⊙ O 的半径为 2R, ⊙ O ⊙ O2的半径为 R,求 ⊙O3的半径. ( 1) ⊙ O1 和⊙ O2 的半径分别为 3 cm 和 4cm,若两 圆外切,则 d= .若两圆内切,则 d= ____. ( 2) 两圆半径分别为 10 cm 和 R,圆心距为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自燃 自燃:1. 概念: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如果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当温度升高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如果再遇到氧气就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这就是自燃。 爆炸:1. 概念:通常说的爆炸指可燃物拒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的爆炸。 自燃:露在地表的煤层,由于气候炎热,发生缓慢氧化反 应 而导致自燃。 贮
2、970年 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6)1975年 11月,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易错警示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二、 “东方魔稻”1袁隆平的成就(1)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在理论上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