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4第13课《张衡传》教学资料内容摘要:

2、军、太子詹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 ,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 汉书 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主要作品后汉书作品风格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二、文本知识1张衡简介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出身望族,汉安帝永初五年 (111)在洛阳任郎中,元初元年(114)迁升尚书侍郎。 元初二年起,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前后共 14 年。 天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制成漏水转浑天仪,用来演示星空变化,说明浑天说。 著有灵宪、灵宪图、浑天仪图注等。 画出 3、了完备的星象图。 地震学方面,亲自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比欧洲早1700 多年。 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整的地形图,并制造出“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等。 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风信鸡早 1000 多年。 机械学方面,制成能飞行数里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 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 ,亲自测定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是周天的 1/736,即 29 角分 24 角秒。 在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得 10(。 比欧洲早 1300 多年。 在文学上,有二京赋( 东京赋西京赋) 归田赋 同声歌等。 在艺术上,居东汉六大名画家之首。 3后汉书介绍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 5、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 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 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 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 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 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 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 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5关于人物传记:(1) 6、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 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 9、不就。 古义:_。 今义:_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古义:_。 今义:_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_。 今义:_寻其方面。 古义:_ _。 今义: _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古义:_。 今义:_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_。 今义:_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字的用法及意义。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9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连辟公府不就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果地震陇西 ( )讽议左右 (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讽议左右 ( )游于三辅 ( )10 背诵课文,照原文填空。 (1)人生在勤,_ _。 (2)失之东隅,_。 (3)盛名之下,_。 (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_。 (5)不患 10、位之不尊,_;不耻禄之不伙, _。 四、内容探究11范晔(398445),字蔚宗,_人,历史学家。 他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_,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_、陈寿的_并称为“前四史”。 12阅读课文,填空。 (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_、_、_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_方面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景仰之情。 (2)文章可分 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_段。 记述张衡的 _、_和_方面的成就。 一、二句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