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 ,瓶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它们由相同 元素组成C它们都有毒D它们都能溶于水(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 7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1)含碳单质的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 4、、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D 危害 室效应”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10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_(填序号)。 CO 2 H 42O 2 H 2O2= 2O石油氧气 二氧化碳水2 2O 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填序号)。 2= 2O66H 2O O 2H 2O=)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 8、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室效应”的措施是不可行的。 5D点拨:干冰升华吸热,瓶中水的温度降低,水不会汽化,二氧化碳不是白色,故 A、B 错;干冰不是熔化是升华,C 错,故只有 D 正确。 6(1)B(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不能)(3)2 2 2 C 2(1)CO 2 2)H 2O=3)66H 2O O 2(4)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8C点拨: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都大于空气的密度,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B 错误;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可以用装置制取氧气,C 正确; 9、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 错误。 9B点拨:与 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能溶于水生成碳酸,也能与碱反应,但 不能。 不能燃烧,能燃烧。 10(1)(2)(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使用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点拨:(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都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 2)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这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最主要方法。 (3)减缓“温室效应” ,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要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如植树造林等措施。 11 10、(1)铁架台集气瓶(2)BC(或 E 或 (3)=O 2 H 2O2 H 2OAD(4)防止 成测量不准确)(意思相近即可)无点拨:(1)要认识化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 为铁架台,为集气瓶;(2)制取氢气是常温下固体与液体的 反应,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 C),氢气难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选 E);实验室制取 =H 2O,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因是给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 D);(4)放一层植物。(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同步练习(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