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3、子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水结成“热冰”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9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_,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 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 10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 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 D 线)。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后观察A、B 管内的现象是_、_;C 管中的现象是_;产生此 6、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4D点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5D点拨:鱼儿生存需要的是溶于水的氧气,水中的氧元素不能供给呼吸。 6C点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 7A点拨: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没有再分,只是重新组合,B 错;元素是宏观概念,而不是微观粒子,C 错;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所以 A 正确。 8D点拨:水结成“热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改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分子的大小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 A、B、C 均错,答案为 D。 9氧气 7、1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点拨: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约为12;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 组成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1)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 管和 B 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 A、B 管内压强增大(或 A、B 管内气压增大,大于管外大气压,并分析讨论,合理即可),把水压入 C 管中,所以 C 管内 液面上升(2)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或氢气和氧气不易溶于水)(3)带火星的木条点拨:此装置与教材中电解水的装置不同,但原理是相同的,水 8、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产生氢气和氧气,且氧气在接正极的管内,由于密度小且气体不溶于水,故两边管内气体上升,液面下降,中间 C 管内液面上升。 11(1 )a 为电源正极,b 为电源负极。 (2)现象为火柴燃烧得更旺;说明 B 具有助燃性。 (3)可用排水法;利用了它们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4)分别为 21;21。 点拨:电解水实验中用的为直流电源,由图 B 知与 b 相连气体体积大,故应为:a 为电源正极,b 为电源负极。 (4)问中无论何时刻,理论上甲、乙两管内排出水的体积比即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 恒为 21。 12(1)氧气氢气12(2)开始氧气比氢气溶解得多,收集到的氧气偏少(3)4点拨:本题是一个表格数据分析题,(1)小题与表格内的数据关系不大;(2)、(3)小题要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从表格数据来看,从开始到 4 分钟之内阳极产生的氧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原因是开始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得多;从第 4 分钟开始,水中溶解的气体都已达到饱和,两种气体都不再溶解,这时每分钟内阳极与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正好为 12。(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2《水的组成》同步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2、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 ,瓶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它们由相同
2、热的木炭反应又只生成气体 X,则 X 是()A BH 2 C D于 )A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B它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C它是由 碳原子直接构成的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06金刚石、石墨、木炭和 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 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7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
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电压为 220V。 此时,干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用电器 越多,干路中的电流越大,保险丝越容易熔断。 学生回答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 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 三、 安全用电常识 ( 3 分钟) ( 1)触电: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事故。 家庭电路 触电 事故的常见情况 是
热量和整个并联电路的总电热。 (选做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 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2安,这时电阻 1R消耗的电功率为 12瓦,当 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3安,问: ( 1)电阻 1R 、 2R 的阻值是多少。 ( 2)当开关 S闭合后,电阻 2R 在 5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选做题) SR1 R2A 九年级物理 导 学案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2) 学习目标
用 节干电池,电压表应和 并联,电压表最好选用 V的量程。 闭合开关后要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分析: 例 灯泡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灯泡的 __ __功率。 当 U 实 > U 额 ,则 P 实 __ _P 额 ,灯泡很亮,可能烧 毁;当 U 实 = U 额 ,则 P 实 _ __P 额 ,灯泡正常发光;当 U 实 < U 额 ,则 P 实
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 实际功率 ,与其它因素无关。 思考: 在这个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什么。 三、课堂 巩固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为两节铅蓄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 5V,电阻约为 10,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20 lA39。 ’ 字样,某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 (1)该同学连接的电路中有错误,请用笔在错误处划“”标明. (2)错误改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