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科版)物理 第11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提升检测(含答案)内容摘要:

2、1 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 a 点下滑到 b 点过程中,动能增加B从 b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C在 c 点的机械能等于 d 点的机械能D在 a 点的重力势能等于 c 点的重力势能4如图 2 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经过 A 点到达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经过 A 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50 J,若不计空气阻力 ,以下说法 b 不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大于 50 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 A 点时的机械能D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 A 点时的机械能图 1 图 25利用如图 4、在上升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8 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 100N 的物体,用 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 10s 内匀速前进了 10m,在此过程中( )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100W B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 100力做功的功率为 200W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0个质量为 45人,在 连续 5 次跳上每级高度为 台阶,则此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 取 10N/A450W B45W C D4500图 6 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 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C 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B 搬而未 5、起 D 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后停留了 3秒11、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 7 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 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绳子受的拉力 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图 7 图 8 12、如图 8 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将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 a 点,b 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 点是小球从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 7、此过程中小明(填“ 有”或“没有” )做功。 15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用氢燃料代替汽油的汽车,在某次测试中,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为 2400N,20匀速行驶 36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是J,功率是 W。 16如图 9 所示,物体 A 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 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若物体 A 匀速运动 2s,拉力 F 做功为 J, 拉力 F 的功率为 W。 17建筑工人用如图 10 所示的装置把重 4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3m,所用的手拉力为300N。 则该工人所做的有用功 9、探究题(20 题 9 分,21 题 6 分,共 15 分)20某实验小组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第 1、2、3 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 13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第 2 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是;( 2 分 )(2 )比较第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填“高”或“ 低”) ;( 1 分 )(3 )第 3 次实验中的动滑轮个数比第 2 次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拉力使重物上升相同距离时,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填“增加”或“ 减少” ) ,由此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组的自重大小(填“有关”或“ 无关” 10、 ) ;( 2 分 )(4 )实验小组的同学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请你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写出实验步骤。 ( 4 分 )21在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如图 14 所示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选填“小明” 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序号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的重力 G/h/(2 )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把一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