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4《元朝的统一》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抚_,鼓励_,在中央设立_,管理全国的 农田水利等事务。 (2)影响:他统治期间,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_是举世闻名的_。 4巩固统一(1)设立_,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立_,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2)设立_,负责_地区的行政事务。 (3)在澎湖设_,加强了对_(台湾)的管辖。 三、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和民族融合1民族等级制度目的 保证_的统治地位第一等级 _第二等级 色目人(蒙古人以外的西北和西域人)第三等级 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第四等级 原_统治区的各族人2民族融合(1)元朝的_,促进了周边民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大量信仰_的外国人 4、。 再次,行 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问题 2】 有人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说出你的理由。 探究: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 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第三,元朝的统 5、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 D蒙古族2元军南下进攻临安时,南宋抗战派大臣是()。 A文天祥 B李纲C岳飞 D韩世忠3 (2011湖北十 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西周C秦朝 D元朝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 A台湾 B夷洲C琉球 D大都5清真餐馆里面有许多回族人民的特色菜,味道鲜美可口。 回族作为一个民族开始形成是在()。 A唐朝B宋朝C元。(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4《元朝的统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 活动二 】请你试一试能计算出下列的功吗。 一个质量为 80g的皮球从某一高处下落了 5m,重力对它做了多少功( g取 10N/kg) ? 若你的教室在三楼,试估算从一楼走到三楼你要做多少功。 (中学生的体重为 500牛,每层楼高 3米) (提醒 你注意: w=Fs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w=Fs决定,与物体的质量、速度、运动方向、是否有摩擦无关。 ) 【 活动三
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 从速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用字母 P 表示功率,用 W 表示功,用 t 表示时间,则功率公式可以写成 : P=W/t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J,时间的单位是 s,则功率的单位是 J/s,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瓦特,人们把功率的单位 J/s 叫做瓦特,简称瓦,用字母 W 表示。 1W=1J/s 回答并解题。 思考问题,进入功率的学习。
面: W 额 =f L 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 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 W 总 =W 有用 + W 额 =FS= W 有用 /η 斜面: W 总 = fL+Gh=FL 机械效率: ①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 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 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 60%
2、富于谋略的_和善断大事的_为宰相,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政治品质_他鼓励群臣指出自己的过失,并能够虚心采纳和及时改正。 _先后共提出 200 会出现了祥和安定的气象,国力_。 三、女皇帝武则天掌权 唐高宗体弱多病,皇后_参与国政,逐渐掌握大权。 690 年, 武则天改国 号为“周” ,她是我国历史上 _的女皇帝统治(1)打击削弱_势力,提拔重用了许多 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
2、供居民娱乐的场所_。 瓦舍内表演各类_节目供人们欣赏。 三、丰富的节日生活1宋代的节日很多,今天我们过的传统节 日那时都有了。 2宋代的_叫元日或_,是一年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 除夕晚上,人们祭祀祖先,吃年夜饭、 “守 岁” 、燃放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等都是春节的重要活动。 答案:一、等级性行业麻布丝绸棉布缠足种类猪肉面食酒瓦房茅屋牛车二、(2)瓦舍文艺三、旦【问题 1】 宋朝服饰有何变化
2、 10 多批,每批都在百人以上,最多的一批有 650 人,随行的还有_、留学僧等。 (3)影响: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影响很大。 他们参照_制度改革日本_、_和法律制度,许多_习惯也仿照唐朝。 2鉴真东渡(1)背景:_时,_受日本佛教界的邀请,6 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2)影响:他在日本整整呆了 10 年,期间广泛传播我国的_、_、医药和艺术等文化成就。 (3)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