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4.5《两部史学名著》同步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的_作品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司马光(1)生平:司马光是_时期著名史学家。 (2)代表作品:历时 19 年,主持编写了我国又一部史学巨著_。 2 资治通鉴内容 记述了上起_下至_1 300 多年的历史地位 是一部_通史,是编年体史书的_特点 全书取材_,考订翔实;体例_,脉络分明;文字简练优美,叙事生动答案:一、1.(1)司马迁汉武帝史学家(2)史记2文化文史历史古迹黄帝汉武帝第一部纪传体范例通俗易懂文学二、1.(1)北宋(2)资治通鉴2战国五代编年体典范广泛严谨【问题 1】 后人为什么把资治通鉴列为和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探究:作为一部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有不少特点深受后人赞赏。 其一,搜集资料极 4、历史事件,往往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 顺序记述史事。 (2)优点: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3)缺点: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 (4)代表作品:用编年体写通史,首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规模宏大,以年、月、日为序进行叙事,取材范围极广,考证详密,文笔生动,因此史料价值、文学价值极高。 纪传体:(1)特点: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2)优点: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便于记载 5、人物活动。 (3)缺点: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 (4)代表作品: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 1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 ”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 史记的作者是()。 A孔子B屈原C司马迁D司马光2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3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下图是资治通鉴的封面,它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断代史D编年体通史4 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A从五代到元朝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从隋朝 到元朝时期的历史5 资。(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4.5《两部史学名著》同步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1)教师将配套光盘上“动物”网站展示给学生看,并分析网站的基本结构和 主题。 ( 2)师生共同讨论对比 FrontPage 与 Word 的异同,进入教学主题 —— 创建网站站点与制作首页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对比,自然过渡,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2.任务驱 动、自主学习 ( 1)教师启动 FrontPage,介绍各窗口组成,并与 office
3、造的赵州桥,有何历史地位与价值。 探究:地位: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价值:(1)这座桥 设计科学 ,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 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 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 (3)赵州桥大拱两端各 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
scillator is operating at , ALE will pulse at a rate of 1,843,200 times per second. The only exception is when the MOVX instruction is executed one ALE pulse is skipped in lieu of a pulse on WR or RD
个 性化 设计 1.导入。 师:经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 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它。 能说说它的外形吗。 2.新授。 ( 1)按外观分类: 师:按照同学们的描述,我们可以把计算机从外形上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三类。 我们就以台式计算机为例,一起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 2)组成:师依次出示显示器、主机
2、中外的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雕刻了许多精美的佛像和浮雕。 _有众多泥塑造像和大量精美壁画,是一座世界艺术宝库。 3莫高窟(1)地点:_鸣沙山的断崖上。 (2)开凿与扩建:开凿于十六国时期,_时进行过大规模扩建。 壁画以表现_故事为主,也有不少描绘世俗生活的,是一座集建筑、_、壁 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殿堂。 (3)地位:是世界上现存规模_、内容_的艺术宝库。 它于 1987
1、最新海量高中、意角的三角函数(2)一、课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二、教学目标:义域与值域、符号、及诱导公式;弦、正切的三角函数值;、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概念及利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定义域、值域:练习 1:已知角 的终边上一点 ,且 ,求 的值。 (3,):由题设知 , ,所以 ,得 ,3x3)23r从而 ,解得 或 22165当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