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安全与防护1内容摘要:
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 而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 “学 ”的主动性,尤其在本课中,由于理论知识过多,所以更要体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所以本课题的两个教学设计皆遵循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索、讨论、分析、研究。 在全员讨论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 )针对学情一: 课前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并将分组资料传入每个学生的计算机中。 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一课时介绍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相关知识,虽内容以理论为主,但知识性较强,且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重大,因此我使用小 Q 这个人物,同时借鉴了辩论赛中的部分环节贯穿课堂,以便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新颖的,有几个亮点: 导入部分作用显著,贯穿正堂课。 我使用 “网虫病毒 ”flash 展示了一个 2 分钟的故事,不仅简洁地导入了计算机病毒,而且还间接的引出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四个知识点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中毒可能的现象。 计算机中毒后怎么办。 如何预防计算机中毒 ?)。 flash 中的人物小 Q 一直成为了课堂的主。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安全与防护1
相关推荐
1、最新海量高中、角函数的诱导公式(3)一、课题: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3)二、教学目标: 掌 握 五 组 诱 导 公 式 , 熟 练 运 用 公 式 进 行 三 角 函 数 的 求 值 、 化 简 及 恒 等 证 明 ;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熟练、准确地运用公式进行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及证明;2带字母的三角函数的化简(分类讨论类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最新海量高中、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一、课题: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二、教学目标:弦的诱导公式二、三的推导过程;,并会正确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化简;会把为知问题化归为已知问题的数学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诱导公式二、三的推导、记忆及符号的判断;2应用诱导公式二、三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利用单位圆表示任意角 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1、最新海量高中、数 的图象(2)一、课题:函数 的图象(2)二、教学目标:1明确函数 中 的物理意义及它们对函数的图象各有什么影响;y,2逐步掌握由 , 的图象,通过图象的伸缩平移变换得到函数 的图象的方法。 i()三、教学重、难点:函数图象的伸缩、平移变换。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 型函数的图象; 型函数的图象;3 型函数的图象。 i()(二)新课讲解: 1 的物理意义,当 ,
1、最新海量高中、数 的解析式一、课题:函数 的解析式 二、教学目标:1会根据函数图象写出解析式;2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 中的待定系数 ,A三、教学重、难点:1根据函数图象写解析式;2根据已知条件写出 中的待定系数 i(),四、教学过程:(一)复习:由函数 的图象到 的图象的变换方法:(方法一):先移相位,再作周期变换,再作振幅变换;(方法二):先作周期变换,再作相位变换,再作振幅变换。
2、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对国家的期许。 评分:本题 4 分。 每空 2 分(诗句 1 分,评析 1 分)。 6. C 略 评分:本题 3 分。 题 2 分;题 1 分。 二、本大题共 11 分7. B 示例:君子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他不是某种器具,只有单一的作用,君子应以学习和交友为乐,不刻意追求别人的赏识,讲仁孝,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评分:本题 5 分。 题 2 分;题 3
作表的 A1 单元格中输入“ 10*2+3”,在 B1 单元格中输入“ =10*2+3”,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生分析„„ 得出结论:如果在一个单元格中先输入一个等号“ =”, Excel 会把等号后面输入的式子作为一个代数式对待。 提问:除了输入等号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输入代数式。 (可以在编辑栏中输入,或单击“ =”按钮) 学生实践:计算“兴趣小组报名表“羽毛球兴趣小组的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