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练习 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数理化网]内容摘要:
2、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且二者结构相似,故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也逐渐增大,C 项错误; 由“能与 应”可知 能与 应,D 项错误。 答案:00 ,硫化氢的分子结构跟水相似 ,但它的沸点却很低,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存在使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高。 答案:、Y、Z、W 、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 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 可能形成 与 Y 电子能力比 Q 强最新海量高中、多种同素异形体,而 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解析:由题意知,X、Y 属于第二周期元素 ,Z、W、Q 为第三周期 3、元素。 X 为碳元素,Y 为氧元素,Z 为硅元素,W 为硫元素,Q 为氯元素。 A 项,钠与硫可形成 项,Z 与 Y 形成 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 C 项,硫的非金属性比氯的非金属性弱,故得电子能力差。 D 项,碳可形成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等;氧可形成同素异形体 ,如 3。 答案: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体中 ,1 个硅原子和 2 个氧原子形成 2 能表示物质的组成,点低,常温下均呈液态或气态解析: 晶体中 1 个硅原子和 4 个氧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 ,A 项错误;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等,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化学键的强弱有关,B 项错误;虽然分子晶体的 4、熔、沸点很低 ,但在常温下也有呈固态的,如白磷。 答案:确的是( )子中 HO 价键越强,价键键能越大 ,子间作用力越大 ,该物质越稳定解析:A 项,冰为分子晶体,融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A 项错误。 B 项,原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B 项正确。 分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而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所以 C 项错误,D 项也错误。 答案:溶液可作为手术刀的消毒剂 ,已知 如下性质 : 晶体熔点较低; 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微弱电离。 下列关于 叙述正确的是()于电解质,于非电解质解析:由信息可知 体属于分子晶体,A 项正确; 由信 5、息 可知 于共价化合物,且为弱电解质,故 B、C、D 均错误。 答案: 3一种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 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晶体中有 3 键解析:正硼酸分子为层状结构 ,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故为分子晶体,A 项错误;分子的稳定性由分子内的共价键决定的,与氢键无关,B 项错误; 分子中硼原子的最外层为 6 项错误;从图看,每个正硼酸分子形成六个氢键,每个氢键为两个硼酸分子所共有,故每个正硼酸分子可形成 3个氢键,D 项正确。 答案: 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 和 d 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 的溶液为常见的酸。 a 6、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 B 所示。 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 B 对应的物质名称是,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晶体的类型为。 (2)d 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图 A 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原因是 ,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图 A 中的双原子分子中 ,极性最大的分子是。 (5)k 的分子式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属于 (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解析:由图 B 晶胞可知 a 单质中一个 a 原子与另外 4 个 a 原子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一个晶胞中含有 8 个 a 原子,所以 a 为碳原子,晶胞为原子晶体金 7、刚石的晶胞;a 与 应生成b 单质为 H2,f 为 2 与 c 单质反应生成 c 为 O2、g 为 2 与单质 d 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形成常见的酸,可知 d 为 i 为 k 中含有 C、O、种元素,分子式为3)判断物质的熔沸点高低 ,一般先考虑晶体类型,再分析是否形成氢键;H 2O 中的 O 原子形成 2 个 键,孤对电子对数=2, 化有 2 对孤对电子,为 V 形分子或角形分子;(4) 双原子分子中 H、电负性差最大,电子对的偏移最多;(5) 中碳原子形成 3 个 键,无孤电子对, 杂化,其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三个化学键不完全相同,且分子不对称,为极性分子。 答案:(1)金刚石8原子晶体(2)1 9、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5)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 1 有 位键。 解析:(1)硼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 12)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相似,层间是分子间作用力;立方相氮化硼中都是单键 ,无 键,二者均不是分子晶体 ,b、c 正确;(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 3 个氮原子形成平面三角形结构,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故不能导电;(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与 4 个氮原子形成 4 个 键,因此为 化,根据其存在的环境可知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5)在 1 含有 1 H 和 1 F 键。 答案 10、:(1)1s 22)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4)高温高压(5)2B 组最新海量高中、)晶和干冰都属于原子晶体解析:由于原子晶体中粒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而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原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有些分子晶体溶于水后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如 D 选项中的干冰()是分子晶体, 错误。 答案:)刚石晶体硅 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 8 点低, 项,三种物质均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点与该晶体中的键长有关,键长越短,熔点越高,则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错误;B 项,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则该原子的。2015-2016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练习 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数理化网]
相关推荐
+cos230176。 练习 : 计算 . ( 1) cos45176。 - sin30176。 ( 2) sin260176。 + cos260176。 (3)tan45176。 - sin30176。 cos60176。 (4) 020230tan 45cos 例 下列条件的锐角α : (1) cosα = 23 (2)2sinα =1 (3)2sinα- 2 =0 (4) 3 tanα-
2、点较高,体不导电,有机溶剂(如苯)中的溶解度极小解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则必为离子晶体 ,而离子晶体区别于其他晶体的突出特点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选 C。 答案:)子中 HO 价键越强,价键键能越大 ,该分子晶体的熔、子间作用力越大 ,该物质越稳定解析:A 项,冰为分子晶体,融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 A 项错误。 B 项,原子晶体的熔点取决于共价键的强弱,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故 B
2、 V 形的极性分子;分子中共有五个 键和一个 键。 答案:研人员应用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 物质:N 60。 已知,N 60 分子中的每个氮原子均以 NN 键结合三个氮原子而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 对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0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所以 2 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键能大,所以 熔、 为同素异形体D.1 60 中共价键的键能总和是 1 2 中共价键键能的 30
顾:( 1)一次函数 y= x+ 2 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为( , ) 一元一次方程 x+ 2= 0 的根为 ________ ( 2) 一次函数 y=- 3x+ 6 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为( , ) 一元一次方程- 3x+ 6= 0 的根为 ________ 通过观察对比,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与一元一次方程 kx+ b= 0的根有什么关系。 结论:一次函数 y=
2、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A十月革命 B七月事件C3 月 18 日革命 D二月革命答案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同时,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 故选 D。 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排除 A、B;3 月 18 日革命是指 1871 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排除 C。 3
七、 作业 P112 ( 1)( 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教学目标: 1. 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2. 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适当选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3. 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方法,经历从“二元”到“一元”的转化过程,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思想方法 . 教学重点: 加减消元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