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上功word学案内容摘要:
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 ) 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重 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 F作用时,由 A移动到 B,又移动到 C,如图所示。 已知 AB段较粗糙, BC段较光滑,且 BC= 2AB设拉力 F在 A→ B的过程中做功 W1,在 B→ C的过程中做功 W2,则关于 W W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W1: W2= l: l B. W1: W2= 1: 2 C. W1: W2= 2: 1 D.缺少条件,不好判断大小关系 二 、 功的计算 例 1 课本 16 页“例题” (练一练) 课本 16 页习题 3 第 1 题、解 第 3 题、解 例 2. 如图所示,在平地上,用 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 100N 的箱子,前进了 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 ,他做了多少功。 (练一练) 一位中学生沿教学楼楼梯由一楼登上二楼,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1500J B、 150J C、 15J 2020 年 9 月 22 日在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丁美 媛获得女子 75kg以上举重金牌。 她的挺举成绩是 165kg。 她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大约为 ( ) A 300J B 1000J C 3000J D 5000J 如图 ,物体 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推力 F的作用下 ,沿水平面以 1m/s的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绳子及 弹簧秤的重和动滑轮与绳的摩擦 ,那么物体 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F在 2秒内做的功为 ______J 如图 ,物体 A重 50牛 ,若滑轮的重力 ,绳重及 摩擦不计 ,那么当滑轮在 力的作用下以 2米 /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物体 A上升的速度是 _____米 /秒 , 在 F做的功。苏科版九上功word学案
相关推荐
七、 作业 P112 ( 1)( 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教学目标: 1. 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2. 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适当选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3. 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方法,经历从“二元”到“一元”的转化过程,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思想方法 . 教学重点: 加减消元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2、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A十月革命 B七月事件C3 月 18 日革命 D二月革命答案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同时,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 故选 D。 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排除 A、B;3 月 18 日革命是指 1871 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排除 C。 3
顾:( 1)一次函数 y= x+ 2 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为( , ) 一元一次方程 x+ 2= 0 的根为 ________ ( 2) 一次函数 y=- 3x+ 6 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为( , ) 一元一次方程- 3x+ 6= 0 的根为 ________ 通过观察对比,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与 x轴的交点与一元一次方程 kx+ b= 0的根有什么关系。 结论:一次函数 y=
2、社会变革方案(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新、旧三民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都有付诸实践的考虑,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没有。 3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 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的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三国B “三种主要思潮”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
3、:离子晶体液态时能导电 ,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熔点较高、质硬而脆,固体不导电,故 A、 项中熔点达 3 900 ,硬度很大,不导电,应是原子晶体,故只有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0 K 时即具超导性,该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以 和 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其原料配比为( )1 3 3解析:晶胞中钡原子个数为 2,铜原子个数为8+8=3,钇原子个数为 1,则 、23=1 46。 答案
如图,已知 AO=DO,∠ AOB 与∠ DOC 是对顶角,还需补充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 ASA”说明△ AOB ≌△ DOC ;或者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 AAS”,说明△AOB≌△ DOC。 (若把“ AO=DO”去掉,答案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 学生板演 学生自主探索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