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内容摘要:
2、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共产党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重庆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项是 1945 年,C 项是 1946 年,与材料中“当选全国委员会主席”不符;D 项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材料中“宣传共同纲领”等信息不符。 只有 B 项最符合题意。 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最 4、颁布,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都保障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题为逆向型选择题,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三部法律文献来考查对近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实践中并没有保障人民民主、自由的权利,D 项不符合史实。 5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注意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 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 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 5、主人士 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6 人中有 3 人。 这最能说明()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答案据题干信息:“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起来。 A、B 两项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C 项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下面是一副某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 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史实有()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建国后立即实行民主改革和 8、出“一国两制”构想A BC D答案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没有关系。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 10从 1966 年到 1975 年,十年间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造成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公检法”被砸烂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D国际环境恶劣答案年没有召开人大,说明民主政治建设的倒退,这种倒退是对民主法制践踏造成的,故选 B。 111979 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 81,这一比例在 2010 年春修改为 11。 这表明()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 1979 10、和国宪法修正案答案据所学,1999 年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本题选 D 项。 132012 年香港回归 15 周年,歌曲始终有你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盛”。 香港“找对了路径”是在()A20 世纪 4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答案984 年 12 月,中英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因此 11、,香港“找对了路径”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 14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 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 ”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答案干材料表明“九二共识”与国家统一有关,而且是双方约定好的,A 项和 C 项都是大陆首先提出的,D 项不是台海两岸关系的核心内容。 1992 年 10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 13、料:材料一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请回答:(1)简述 19491956 14、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 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为完善政党政治,1982 年中国共产党又确立了怎样的方针。 (10 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发展。 (4 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6 分)答案(1)成果: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制定 1954 年宪法。 特点: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实行依法治国。 (3)特点: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15、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与广泛性。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 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原件专家认证会 2010 年 9 月 11 日在北京召开。 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 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 中国新闻网材料二1993 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 144 亿美元,2 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 150300 亿美元之间。 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 1993 年说:“1980 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 90 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最新海量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1
相关推荐
. 能正确地听、说、读和写句型 Is that „your „? The one in the„ 3. 能正确理解 、 掌握对话内容,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并表演对话。 4. 能正确地听、说和读日常交际用语: Nice to meet you. Which one? 5. 能运用所学句型编演对话,通过合作表演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 : 1. 能听、说、读、写 单
2、策自 1979 年元旦改变,但台湾直到 1987 年才被迫采取了一些对大陆的开放措施,错误。 2邓小平早在 1984 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该观点表明()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答案题时应明确材料表达的是“一国两制”的思想
,师生问答复习所学的动词和动词词组。 2.接龙游戏复习四会句型: 教师示范: I can A 同学: What can you do。 A 同学回答: I can C 同学,以此类推,达到 复习巩固的目的。 Step 3 Look, read and plete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读句,整体把握对话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填入所缺的单词 . 3.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片内容句型交谈
,a ruler ,a rubber ,a ball pen ,a pencil case ,a book .y I have …?This …is for ….. 3. 训练学生动用所学英语知识做简单的调查统计。 课时 安排 5 课时 教学内容 A Read and say 及 B中的几个单词 课时安排 第 一 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 a pen ,a ruler ,a
3、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中这一声明实际上()A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B承认了“一国两制”的原则C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向世界宣布同台湾当局断交答案声明的内容看,只涉及“一个中国”原则问题的承认,B、C、D 三项都是以后的事情。 5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 年夏天,美国人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
2、另起炉灶” ,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 2周恩来 1949 年 11 月在新中国的外交中指出:“外交工作有两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推行“一边倒”政策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重视加强区域合作的外交政策A BC D答案发生在新时期,不符合题意。 3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