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7-环境保护(含答案)内容摘要:

3、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 ,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 ,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 1 项措施 4、得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 10 分。 )(2015新课标 I 卷)44、 (10 分) 【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3 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3 分)理由:喀斯特地区土 7、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 (2) (6 分)(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数值分析,该区域湿地面积在减少。 联系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人们开垦湿地面积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占用湿地面积增加。 (2)从湿地减少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所以要退耕还湿地,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 另外从法律法规分析,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考点:湿地减少原因及保护措 9、问题。 (10 分)(1)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2 分)(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 (2 分)(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3 分)(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 (3 分)【答案】 (10 分)(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 天气干燥 生态环境脆弱(任答 2 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 10、用政策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 1 点)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任答 2 点)【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不难看出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 (2) 美国中西部广泛分布黑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加之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大风扬起黑土形成 “黑风暴”。 (3) 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可以限制土地过度开垦,有利于缓解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有效保护草地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借鉴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