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数学 2.6正态分布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2-3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态分布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了解正态分布的广泛应用性;2能说出正态分布的参数 , 对正态分布曲线形状与位置的影响;3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几何意义难点:求满足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X 态密度曲线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若数据无限增多且组距无限缩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上的频率折线就将趋于一条光滑的曲线,我们将此曲线称为概率密度曲线函数的表达式是 , xR,此函数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它所表2()1()示的曲线叫正态密度曲线这里有两个参数 和 ,其中 0, R,不同的 和 对应着不同的正态密度曲线预习交流 1正态分布密度曲线与 , 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正态曲线关于直线 x 对 2、称;当 x 时,曲线上升,当 x 时曲线下降;曲线的形状由 确定, 越大,正态曲线越扁平; 越小,正态曲线越尖陡2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性质若 X 是一个随机变量,则对任给区间( a, b, P(a X b)恰好是正态密度曲线下方和x 轴上( a, b上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我们称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为 和 2的正态分布,简记为 X N( , 2)随机变量 X 取值落在区间( , )上的概率约为 落在区间( 2 , 2 )上的概率约为 落在区间( 3 , 3 )上的概率约为 预习交流 2若 X N( , 2),则 P( 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表示 X 取值落在区间( , )的概率和正态曲线 4、8()总体的均值与方差分别是: _, 204解析:对比正态密度函数 知, 10, 21()对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 x(,),不但要熟记它的解2()析式,而且要知道其中字母是变量还是常量,还要注意指数上的 和系数的分母上 是一致的,态分布密度函数的性质设 N(1,22),求 P(3 5)思路分析:要求随机变量 在某一范围内的概率,只需借助于正态密度曲线的图象性质以及常见的区间( , ),( 2 , 2 ),( 3 , 3 )的概率值进行转化求值解: P(3 5) P(3 1), P(3 5) P(3 5) P(1 3)12 P(14 14) P(12 12)12 P( 2 2 ) P( )12 6、个常见的区间上取值的概率进行求解解: X N(90,100), 90, )由于正态变量在区间( 2 , 2 )内取值的概率是 该正态分布中, 2 9021070, 2 90210110,于是考试成绩 X 位于区间(70,110)内的概率为 2)由 90, 10,得 80, , )内取值的概率为 以考试成绩 X 位于区间(80,100)内的概率为 000 名考生,所以考试成绩在(80,100)内的考生大约有 2 000 366(人)某厂生产的圆柱形零件的外径 X N(4,质检人员从该厂生产的 1 000 件零件中随机抽查一件,测得它的外径为 问该厂生产的这批零件是否合格。 解:由于圆柱形零件的外径 8、P(2 0) P( 2) N(0,2),知图象关于 x=0 对称 P(2 0) P(0 2) P( 0) P( 2) P( 0) P(0 2)已知 X N(1, 2), P(X2) P(0 X2) X N(1, 2)可知,密度函数关于 x=1 对称 X N(1, 2),故 X 落在(0,1)及(1,2)内的概率相同均为 P(X2)= P(0 X2)= P(0 X1)+ P(1 X2)=随机变量 X N(1,22),则 V _.(12X)答案:1解析: X N(1,22), V(X)2 24. V V(X) 41.(12X) 14 145某人骑自行车上班,第一条路线较短但拥挤,到达时间X(分钟)。2015年高中数学 2.6正态分布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2-3
相关推荐
学中,我采用 PPT向学生展示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人物 Mike, David, „„让他们用“ This is „”介绍一番。 接着出示 David 一家人,依次教学 father, mother, brother 和 sister,将新词放在句型“ This is my father/ „”中进行操练,结束后,跟以往的教学有所不同的是,我让学生走出座位,任意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1、最新海量高中、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能记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概念及计算方法;2能记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概念及计算方法;3能用均值、方差(标准差)值、方差(标准差)的概念难点:利用均值、方差(标准差)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数学期望)若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为 P(X pi(i1,2, n),则称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记为 E(X)或 ,即 E(X) 中, 的可能取值,
1、最新海量高中、立性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能说出条件概率的概念;2能记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及意义;3件概率,独立事件的概念难点:条件概率,件概率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 A 和 B,在已知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的条件概率,记为 P(A|B)一般地,若 P(B)0,则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 A 发生的条件概率是 P(A|B)
1、最新海量高中、立性检验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2会求 2,会利用 2判断两个变量有关系的把握程度,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难点:利用 字母表示的 22 列联表: 2 .n(a c)(b d)(a b)(c d)2用 2统计量研究这类问题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3临界值P( 2 示:把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具体化到独立性检验中,就可以通过随机变量
ten, today is my friend39。 s birthday. Now let39。 s go to buy a cake for him,ok?(出示单词 a cake) T: Listen and read after me (/ei/ /ei/ cake a cake, a cake 升降调 ) and then read it one by one 2. T: now
3. T: Children,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road? S: I can see…(a bus, a car, some shops, some people) T: What can Mickey and Garfield hear? (1) (课件:公交车喇叭声 ) T: What’s that? Can you guess? S: A bu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