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训练 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 这表明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其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 故选 C 项。 答案: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 年 7 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 8 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国人民代表大会”3.“文化大革命” 中,刘少奇遭到批斗和迫害,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大冤案。 刘少奇冤案说明了()4.“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句传播非常广泛的流行语。 其实,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流行语。 如“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 ”“红太阳”“ 效忠信”“一句顶一万句 3、”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 时期解析:“早请示晚汇报 ”“语录歌 ”等词汇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这是“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典型现象。 答案: 10 月 7 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 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 “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由此可知是要对“ 文化大革命” 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 故 B 项正确。 答案:)乱反正 碎“四人帮 ”以后,国家百废待兴,但由于长期“左 4、”倾错误的影响,使得国家建设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 以上几幅图片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党和政府在各个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是()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答案: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中华 5、人民共和国宪法 ( 修正案)解析: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 答案: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 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954 年宪法、 “依法治国”方略被写入宪法最新海量高中、共同纲领 、中共十五大提出 “依法治国”中国成立、954 年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历程。 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1954 年宪法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确立; 将依法 6、治国写入宪法,表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故选 A 项。 答案: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 年宪法、1982 年宪法的内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 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7、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是在 1949 年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82 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 1 月,想出门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的王秀贤女士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步入人民大会堂参与国家大事投票。 她以农民工的身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种 9、与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因此都是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有效措施;说法错误; 是针对祖国统一问题的政策,与题意不符。 故选 A 项。 答案: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 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 成为全国的一道风景线。 有人说 :织“围脖”燃起了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草根网民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得以体现。 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24 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画,关于下图所反映历史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治不是中国所特有的 ,资本主义社会也实行法治。 答案:答问题。 材料一1967 年 8 月 5 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 11、建设的作用。 参考答案:(1)“文化大革命”时期。 1954 年。 (2)“文化大革命” 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的重大事件,显示了新时期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决心,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67 年 8 月 5 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 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2016-2017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训练 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