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必修3 练习 专题检测卷三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天下之公器也。 ”材料体现的思想观点是( )A法律至上人民主权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C主权在民民主共和 D法律至上社会契约解析:依据材料中“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或“操于众人”不同的作用可得出:人民主权、法律至上。 答案: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 “体”与“用”是不可分的。 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 ,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 ,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解析:洋 6、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 ”这表明胡适的主张是()A中学应充分世界化 B全盘接受西洋文化C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由“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可知,胡适主张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触,故 A 项正确。 由“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可知,胡适并不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故 B、C 两项均错误。 D 项是洋务派的主张。 答案: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北大任教B蔡元培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C新文化运动兴起前北大的学术研究气氛不浓 10、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根据题干“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处于近东, “民国七年”是指 1918 年,由此判断应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故选 B。 答案: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包括 ()创办各类刊物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组建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A BC D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包括,故选 D。 答案:大 14、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材料三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魏源对“夷”有何认识。 “制夷”的本质是什么。 (5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什么。 比起魏源,康有为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什么进步性。 (5 分)(3)从材料三看,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5 分)(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西学”认识的发展趋势。 (5 分)答案:(1) 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等方面优于中国,中国需了。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必修3 练习 专题检测卷三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