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太史公自序教案2篇内容摘要:
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依据:(第四段) ( 1)年十岁诵古文。 ( 2)游历。 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许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视西南地区。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 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5.总结:略 (三)司马迁的求实精神和不屈的人格。 六、《史记》的有关知识。 (自己写提纲,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根据本文的资料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 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耕牧,十岁开始学习古文典籍。 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 父 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 后因为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创作。 2.结合本文以及所积累的知识介绍《史记》。 《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 《史记》之名大概起于魏晋间。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 3000多年的历史,分 12本纪, 10表, 8书, 30世家, 70列传,共 130篇 , 526500字。 《史记》的体例是司马迁的创举。 用本纪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民族以及外国。 五种体例在风格上各具笔法而内容上则构成严密的整体。 后来历代的史家都继承了这样的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 七、总结全文: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 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 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八、作业: 1.背诵第 11小节,整理重要文言字词。 2.写一篇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 张均华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并解释 弗敢阙 通“缺”缺漏 指数千。苏教版选修太史公自序教案2篇
相关推荐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介绍本篇作者 —— 萧红。 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 请同学课前收集萧红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 越是反差大的东西
2、子弱,故 A 错误;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是它的保护膜,使其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防止铝被腐蚀,故 B 正确;O、都是有毒气体,其中 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化化合,生成 C 错误;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容易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能腐蚀石英坩埚,应选择铁坩埚、石墨坩埚熔融氢氧化钠,故 D 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
2、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硫氰化钾溶液 苯酚溶液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 量:取适量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 ;若 C 过量:取适量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2)若 A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C 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则 C 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P 键的个数为 6 B12 g 石墨中含有的 CC 键的个数为 2 12 g 金刚石中含有的 C C 键的个数为 A D60 g 含 键的个数为 2 案】A【解析】试题分析:P 4 为正四面体结构,则 1 个 P 4 分子有 6 个 ,则:124g/(124g 1 )=6项 A 正确;在石墨中每个 C 与另外 3 个 C 相连,每个 C 形成 3/2 个 ,故 12 C 键的个数为 项 B
诗的首联点题,十分精妙。 远离家乡在外当官的人 (宦游人 ),对于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特别敏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在“独有”“偏惊”的强调与呼应中,揭示出宦游人独有的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四.重点意象分析: 朝霞、梅柳、黄鸟、绿萍,四个主要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幅怎样的意境。 面对此画面,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1.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
2、与钠反应产生气体,可以区分,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2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最佳试剂是A 65以上的水 B 液 C 酒精 D 冷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能用 65以上的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故 、在皮肤上不能用腐蚀性,故 、酒精对人的皮肤没有伤害,苯酚易溶于乙醇,可以用来洗涤皮肤的上的苯酚,故 、冷水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