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周而不比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面,大圣人孔子有一位自己的“偶像”。 此人和孔子同时代,长得又矮又小,而且相貌猥琐,叫晏平仲。 孔子赞扬他“善与人交”,而且达到了令别人“久而敬之”的程度;甚至连司马迁也说: “如果晏平仲在世,我给他挥挥马鞭赶赶车,也是很高兴和向往的事。 ” 在 孔子看来,我们怎样做才会成为像晏平仲那样的“善交者”呢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 孔子给我们的建议。 1.子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明确:“躬自”指“自我”,“责”可理解为“要求”,“厚”后省略“责”,与“薄责”相对。 孔子认为和朋友相交,就应该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待别人的过错,就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远离朋友的怨恨了。 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3.子贡问友。 子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明确:以上两句讲的是如何把握朋友相交之度。 “数”读 shuo,可译为“频繁”,指侍奉君主或和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忠告”是指“对朋友忠言相告”。 “道”意为“劝导”,“毋”指“不要”。 前一句可理解为:“侍奉君主, (如果 )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 (如果 )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后一句可理解为:“ (如朋友有过失 ),对朋友要好言相劝,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