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古之学者为己教案内容摘要:

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 其实没有知识。 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 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 【评析】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 事实也是如此。 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 这种方 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14 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 15 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 【评析】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 这是在一般情况下。 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 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17 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残害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