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化学苏教版 午间练习八 Word版内容摘要:
2、与 应制 + 2H+ + 2 铁棒作阴极,碳棒作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 22+4H+4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A 常温下,反应 C(s) + g) 2CO(g)不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的 H0B 2H2(g)O 2(g)=2H 2O( g);H气的燃烧热为 241. 8 kJ/量同浓度的 液和 液的 究 C 和 S 的非金属性强弱D 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液后出现黄色沉淀 证明 右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b 4H 22=2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向接时,所用电源的K 与M 相接时,阳极附近的 4、A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思想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 e 参加反应转移 0.3 子D反应中的氧化剂均为 表所列各组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物质选项 a l( O 温度相同的 3 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CO(g)2H 2(g) g) H=容器 甲 乙 丙反应物投入量 1 1浓度 c1 c2 出 收 收 1 3反应物转化率 1 2 B. ab C. 2 D. 1+3 110 25 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的醋酸溶液与 2 的 液等体积混合:c()+ c(H )= 5、c() +c()B液中:2c () c(2 )c () c ( 1 醋酸钡(液:c()c (c( )c(H +)D同的 液、C 6液、液、液:c(c (c(C 6 c(11 氮元素可形成卤化物、氮化物、叠氮化物及配合物等许多化合物。 ( 1) 沸 点 为 129 , 其 分 子 的 空 间 构 型 为。 ( 2) 叠氮酸()是一种弱酸,可部分电离出 H 和。 固 体 叠氮酸属于 晶体。 叠氮化物、氰化物都能与 +及 形成配合物,如: N)64 、 3)( 二 价 铁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中 C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 3)(钴的配位数为。 与 结构类似,则熔点: (填“ ”或“” )(。2016高三化学苏教版 午间练习八 Word版
相关推荐
2、 溶液不宜加酸酸化C若有 l 发生氧化反应,则转移 8e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 e +4设 阿 伏 加 德 罗 常 数 的 值 ,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A25, 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数目为 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1 L 1 1 的 液中含有阴离子个数大于 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 2 时,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 1 图 2 图 3
( 2) 一、学习目 标 1.能用向量语言描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2.能用向量方法判断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关系。 重点 、难点 : 用向量方法判断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关系 二、课前自学 复习回顾:用向量研究空间线面关系,设空间两条直线 21,ll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21,ee ,两个平面 21, 的法向量分别为 21,nn ,则由如下结论 平行 垂直 与 与 与 三、问 题探究
为 200公顷时,下降的气温大约是 ℃. 先作出散点图可直观地判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一定过样本中心( x , y ). 2.相关系数及相关性检验 现随机抽取了我校 10 名学生在入学考试中的数学成绩 (x)与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 (y),数据如下表: 学生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 120 108 117 104 103 110 104 105
例 2. 高三 (1)班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项游戏 ,在一个口袋中装有 10 个红球 ,20个白球 ,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某学生一次从中摸出 5 个球 ,其中红球的个数为 X,求 X的数学期望 .方差和标准差 .(超几何分布 H(5,10,30)) 例 3. 从批量较大的成品中随机 取出 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若这批产品的不合格品率为 ,随机变量 X 表示这 10件产品中的不合格品数
2、氧化氢的电子式:H 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 乙醇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 常温常压下,28 g C 2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 常温下,20 L 2 的 液中含有的 离子数为 标准状况下, 与足量的 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 的溶液中:、 、 、B加铝粉放出大量 溶液中:K +、+、2 、C含 1的溶液
5、误。 未找到引用源。 2(g) H196.6 kJ1g) l)= l) H130.3 kJ1以 原料,理论上生产 22l)所释放出的热量为 2 )电子工业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为原料通过脱氢、分解两步反应得到。 第一步:2OH(g) g)2H 2(g) H0 第二步:(g) g)CO(g) H0第一步反应的机理可以用题 4 图1 所示。 图中中间产物 X 的结构简式为。 在工业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