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生物二轮素能演练提升15教材基础实验内容摘要:
2、()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占据了大多数的空间,无色的细胞质区域较小,A 项错误;细胞的角隅处由于与外界接触面积大,失水速率较高,首先发生质壁分离,B 项正确;吸水纸的作用在于吸引溶液,使细胞充分浸润在外界溶液中,C 项错误;本实验中包含实验前后的自身对照,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D 项错误。 答案:2014 课标全国理综,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 a、b、c 、d、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 3、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最新海量高中、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b 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 b 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 于 b .5 之间解析:此题以柱形图形式考查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失水的相关知识。 由图可知,在此浓度范围内,随蔗糖溶液浓度升高,实验前后长度比值在逐渐增大,在 .4 的浓度范围内,细胞吸水,且吸水量逐渐减小,在 .7 的浓度范围内,细胞失水,且失水量逐渐增多 ,故 A、B 两项错误。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均为自由扩散,均不消耗 C 项错误。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即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 时的蔗糖浓度,由图可知应介于 .5 之间,故 D 4、项正确。 答案:2015 云南大理二模)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绿素 a 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叶绿体不会干扰实验现象,A 项错误。 苯酚品红可以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所以能用于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B 项正确。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表明叶绿素 b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 项错误。 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田鼠种群密度,但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D 项错误。 答案:2015 四川广安二诊)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而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在细胞生活状态下进行的,盐酸是一种强酸,能解离、杀死细胞,因此不能用盐酸处理细胞, A 项错误;斐林试剂 6、,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正确;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错误;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实了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的假说,正确;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需水浴加热,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错误;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细胞的线粒体,正确。 答案:2015 上海五校二模联考)某同学利用右图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 b 、aB、比值接近 1111。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容器中小球为 7、同种字母,则每个容器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解析: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上的字母不同,分别代表减数分裂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 和 B、b 分别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并非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A 项错误;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项错误;因两个容器表示同一生殖器官,所以图示每个容器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容器中小球为同种字母,则两个容器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容器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9、的叙述,错误的是()明了 绎法,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解析: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 刺激”,当这种“刺激” 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但是他没有证明出这种“刺激” 就是生长素。 答案:2015 江苏四市一模)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解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A 项正确;光下生长的韭菜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和叶绿素 b(黄绿色) 11、壁分离B 醋酸洋红液 使染色体着色 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C 重铬酸钾 与酒精发生反应 检测酒精的产生D 无水乙醇 溶解叶绿体色素 提取色素解析: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不会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B 项不正确。 答案:确的是()方面积应该取 1 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乔木植株较大,选择的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大;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体积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密度;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对培养液进行稀释,而且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应是先盖好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 答案:同位素标记法 ”探明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N 8O 标记 力地证明了 4C 标记 明了 5S 标记噬菌体的 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 遗传物质解析:用显微镜观察,不需要同位素标记,A 项。2016高三生物二轮素能演练提升15教材基础实验
相关推荐
2、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属于数量特征,C 项正确;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优势物种的取代过程,发生在同一个群落中,西南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是温度影响的结果,D 项错误。 答案:40 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 100 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
( x) ” 的否定为 “ xM, 172。 p( x) ” . 1.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要证明一个全称命 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有些全称 命题省略了量词,这种情况下对其否定时应加上存在量词 ; 2. 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是 全称命题,有些存在性命题省略了量词,这种情况下对其否定时应加上全称量词. 四、 数学运用 例 1 写出 下列命题的否定 : ( 1) 所有人都晨练;
q p,那么称 p是 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如果 p q且 qp,那么称 p是 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如果 p q且 q p,那么称 p是 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四、数学运用 例 1 指出下列命题中, p是 q的什么条件.(在 “ 充分不必要条件 ” 、 “ 必要不充分条 件 ” 、“ 充要条件 ” 、 “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 中选出一种) ( 1) p: x- 1= 0, q:(
p则 q” ,其中 p是命题的条件, q是命题的结论. 2.在上面的例子中: 命题②的条件和结论分别 是命题①的结论和条件,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 命题③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①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命题互为否命题; 命题④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①的结论的否定和 条件的否定,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3.一般地,设 “ 若 p 则 q” 为原命题,那么
2、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 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体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 下列对蔗蟾和袋鼬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息传递 题干中可以看出蔗蟾与袋鼬之间为捕食关系,都是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不可能实现物质循环,鼬捕食蔗蟾的过程中,蔗蟾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流向了袋鼬,B 项正确;袋鼬捕食蔗蟾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信息传递
2、能力较弱,因此水族箱不能放在强光下,以免水温迅速升高,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由于水族箱中的生物繁殖能力、食物、空间等受到了限制,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生物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减少,最终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故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存在的时间短暂。 答案: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 2, 的 液 9 份,并编号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