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生物复习 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5 光合作用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片呈现绿色,D 错误。 2.(2013重庆高考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5%乙醇中加入无水 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解题指南】本题较难的是 A、D 选项。 A 项,马铃薯块茎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另外还有蛋白质等其他成分。 D 项中的无水 强烈吸水而使 95%的乙醇接近无水状态。 选 C。 本题综合考查所学实验。 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以及其他蛋白质类的酶,A 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即可观察到,B 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能以是否产生 判断细胞呼吸类型,C 项错误;无水以与 95%乙醇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 0所用乙醇接近无水状态,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3、D 项正确。 3.(2013重庆高考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t 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 t 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 刻增加光照,t 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量升高,C 3 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理解图中条件的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照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 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2)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反应同时为光反应提供 D。 本题 4、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光照、温度、 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光合作用的过程。 水的光解、O 2 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而不是叶绿体基质,A 项错误;t 2t 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 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 (即达到光饱和),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B 项错误;t 3t 4,暗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 转化,同时促进了光反应,C 项错误 ;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类囊体薄膜上 成受阻,量减少, 量升高,被还原的 合物减少,直接产物糖类、C 5 含量降低,D 项正确。 4.(2013海南高考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 ,错误的是 ()没有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解题指南】解答本 5、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能产生 H。 (2)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 用于暗反应。 选 A。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 A 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 1 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 2 分子的丙酮酸,产生 4 个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故错误。 B 项,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故正确。 C 项,化能合成细菌能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故正确。 D 项,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 用于暗反应中 还原,故正确。 5.(2013海南高考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在细 7、叶绿体中有四种光合色素,分离后能显示四条色素带。 选 C。 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A 项,新鲜菠菜绿叶含大量的色素,是提取色素的良好材料,故正确。 B 项,加入 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故正确。 C 项,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叶黄素,故错误。 D 项,研磨时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故正确。 7.(2013海南高考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 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种子萌发初期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来自胚乳。 (2)注意题 8、目中的关键信息“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小麦种子进行无氧呼吸。 选 D。 本题考查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 消毒后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 ,放在无菌水中,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等有害物质,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种子死亡,故正确。 种子贮存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这些都不是导致种子死亡的原因。 8.(2013海南高考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 ,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 h 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 和 d B 10、不同浓度酒精的用途,如脂肪鉴定中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解离液中酒精和盐酸比例为 11 等。 选 B。 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A 项中 ,过滤研磨液使用的是单层尼龙布,故错误。 B 项中,层析时使用的是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故正确。 C 项中,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待滤液干燥后再重复划线 12 次,故错误。 D 项中 ,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加适量无水碳酸钠除去水分)溶解色素。 二、非选择题10.(2013北京高考16 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 10 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 天后测定叶片的 定速率以及蔗糖 12、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 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推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叶片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3)明确实验设计目的是什么,光合产物输入的场所不仅仅只有棉铃,还可以是遮光的叶片。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知识,还涉及实验设计的部分知识。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 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根据图 1 可以看出光合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图 1 中去除棉铃的百分率为“0”时,为空白对 13、照,植株的 定速率相对值是 28。 (3)由图 2 可知 ,去除棉铃后,植株中的淀粉和蔗糖等有机物的含量增加。 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根据图 1 可以看出光合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图 2 则说明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5)去除棉铃以后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是自变量,因变量是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大小。 遮光处理的目的是为未遮光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提供一个转移的场所,避免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如果此时检测到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说明未遮光的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遮光的叶片中去了,从而证明了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答案:(1)H/绿体基质 (2)逐渐下降28(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输出量 (4)抑制(5)未遮光的 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11.(2013四川高考玉米的 基因导入水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