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生物复习 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3 神经调节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传导方向的关系时,画出具体图示即可明确看出。 选 C。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传递及方向的判断。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A、B 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传递的,C 错误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D 正确。 3.(2013海南高考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小体。 (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 选 B。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 项, 4、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是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递质,故正确。 B 项,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释放神经递质,静息电位不会有神经递质释放,故错误。 C 项,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故正确。 D 项,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故正确。 4.(2013海南高考于细胞内外 K+、和 误的是()+ 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K+主要位于细胞内液中,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 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2)静息时,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受刺激时,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选 B。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膜电位产 6、、扩散和易化扩散。 (2)每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易化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 选 D。 本题以表格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学生分析表格数据的能力 ,同时涉及离子通道、载体蛋白等相关知识。 在 A 项和 C 项中,根据表格,神经细胞外 度较高,细胞内 K+浓度较高,K +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和 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时,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应该属于被动转运,故错误;B 项中,K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故错误;D 项中,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 7、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故正确。 二、非选择题6.(2013安徽高考20 分).(8 分)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 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 .(12 分) 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最新海量高 9、 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 量。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 【解题指南】正确解答题的关键:(1)结合图中反射弧的结构,确定刺激的位点和观察指标,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的双向性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 前一个神经元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正确解答题的关键:(1)理解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正确绘制食物网;(2)总光合作用速率= 净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速率;(3)回忆群落空间结构的意义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1、库(1)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 (2)轮虫和水蚤的食物相同,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3)分析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净光合作用氧气的净增量,(总光合作用氧气产生量。 水越深光照强度越小 ,光反应产生的H和 少,不能被还原而含量增加。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答案:.(1)方法和现象 :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 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 12、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1)如右图(2)竞争 (3)加(4)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7.(2013福建高考16 分)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 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 a:用下图水迷宫( 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 4 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 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性。 性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