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生物复习 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0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全透,故错误;D 项,指数扩增是因为 半保留复制,所以上一轮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的模板,故正确。 2.(2013重庆高考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养基通常应含 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组织培养时的几个“细节”:无菌操作、离体培养、脱分化和再分化。 脱分化实际是细胞的增殖过程,再分化实际是重新分化的过程,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组织培养时需要加入相关的激素,其中生长素主要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主要利于发芽。 选 B。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组织培养时 4、苯胺试剂,鉴定染色体(质)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选 A。 本题考查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 A 项中 ,应该是加入洗涤剂和食盐后进行轻缓、充分的搅拌和研磨,故错误。 B 项中,加入蛋白酶,消除滤液中的蛋白质,用于纯化 正确。 C 项中 ,溶于酒精溶液,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获取的丝状物就是 正确。 D 项中,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 鉴定过程需要沸水浴加热,故正确。 4.(2013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固定化的对象是细胞还是酶,不同的对象,固定化的方法不同。 (2)明确酶促反应中存在反馈调节,其产物可以和酶结合。 选 A。 本题考查固 5、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A 项中,固定化酵母细胞使用包埋法,固定化酶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故正确。 B 项中,酶促反应的产物积累如 化会影响酶的活性,故错误。 C 项中,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变,故错误。 D 项中,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可以催化一系列反应,但不能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反应,故错误。 5.(2013江苏高考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制杂菌生长繁殖【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微生物之间竞争有机物,一种微生物数量增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明确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醋酸。 选 D。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7、分离和培养。 A 项中,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前进行灭菌 ,故错误。 前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后一区域内划线之前,需要灼烧接种环,故正确。 C 项中,有机废水中的微生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必要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故错误。 D 项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应培养 24 h 后观察和记录结果,故错误。 7.(多选 )(2013江苏高考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 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 术扩增 ,复制过程 8、与细胞内 制类似。 (2)明确 合酶不能从起始端合成 B、 D。 本题考查 术。 A 项中,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要考虑扩增的目的基因与载体两端序列碱基互补配对,故错误。 B 项中,制沿着模板进行,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故正确。 C 项中,术中的 合酶是耐高温的 合酶,不是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 合酶,故错误。 D 项中,目的基因编码产物不同,相应的受体细胞不同,故正确。 二、非选择题8.(15 分 )(2013新课标全国卷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0、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 D 的。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分离微生物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 (平板) 法。 (2)透明圈的大小表示此种抗生素抗菌能力的强弱。 本题考查微生物接种和抗生素抗菌能力判断。 (1)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常用来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2)为了使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能够均匀分布,一般用涂布法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 (3)在抗药性检验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圆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 11、菌生长;透明圈的大小表示此种抗生素抗菌能力的强弱,据此可判断 A、B 、C 抗菌能力强弱依次是A、C、B;D 的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说明该菌落对此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4)实验结果表明抗生素 A 对该致病菌的抗菌效果最好。 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 平板)( 或涂布) (2)涂布(3)敏感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 C 的敏感性比对 A 的弱耐药菌 (4)(2013新课标全国卷 15 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 13、迅速增多。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因而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4)乳酸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泡菜液中 低,其他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数量增多。 答案:(1)杀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数量 (2)无氧呼吸细胞质(3)温度腌制时间 食盐用量(4)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10.(2013广东高考16 分)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 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2016高三生物复习 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20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 方形. 例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1)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也一定为真; ( 2)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例 4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 判断它们的真假: ( 1)若 |||| ba ,则 a= b; ( 2)若 x< 0,则 x2> 0. 四、随堂练习: (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有
2. “(x- 2)(x- 3)= 0”是 “x= 2”的 条 件. 3 .设 ””是“则“ xxxRx 31, 的 . 条件 . 4.“a+ b0 且 ab0”是 “a0 且 b0”的 条 件. 5.( 2020 广东文数) 0x 是 03 2 x 的 条件 . 6.( 11 重庆理 2) “x ”是 “x ”的 条件 . 7.(天津理 2)设 Ryx , 则 “
2、发现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生长,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可能来自琼脂块,也可能是分布在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 对照实验是将没有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排除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来自琼脂块的干扰,故 B 项正确。 2.(2013大纲版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2、。 A 项,样方法是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故正确。 B 项,森林恢复后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正确。 C 项,从题干中看出,人工恢复林植物丰富度明显低于自然恢复林,故正确。 D 项,退化林地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属于次生演替,故错误。 2.(2013福建高考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
3、培养的过程 ,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阶段,此过程中既有细胞增殖又有细胞分化,故正确;B 项,在再分化的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有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故正确;C 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需要 供能量,故正确;D 项,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有基因重组,故错误。 3
3、库(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物链越长,消耗的能量越多。 (2)捕食者数量增多,被捕食者数量先减少后增多,最后趋于稳定。 选 A。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 项,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正确。 B 项,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故错误。 C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