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3-地球上的水(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有些同学在回答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会用南水北调来代替跨流域调水,这是错误的,南水北调只是跨流域调水的一个实例,我们还可以有多个跨流域调水工程用来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2016上海卷) (七)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 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 、丙 、丁 、甲 、 海域发生石油泄漏, 案】13、D 14、查洋流知识。 【名师点晴】这道题重在考查洋流成因。 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吹西南风,在赤道附近形成的是赤道暖流,是风海流;风海流是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学生做题时,不仅要知道洋流分布,还要知 6、20考点:洋流,地转偏向力。 【名师点睛】解答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 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 ”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 我们在记忆分布规律时按照“8/0”书写方向去记,8 表示北半球的洋流方向,中间是赤道逆流,0 表示南半球的洋流。 寒暖流的性质,一般来说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的洋流为 9、“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 、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 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 理解上述关系,第7、8 小题可迎刃而解。 第 9题题干中的“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是重要条件,降水到达地表后,不需再考虑下渗、蒸发的部分。 因此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总量:降水越多,河流径流量越大 11、(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考点: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名师点睛】从材料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包括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分布、河流分布、铁路分布及工业结构图信息。 水能资源开发要考虑资源状况、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市场距离) 、地形地质状况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工业发展的区位选择从原料、资源、市场、政策、技术和产业基础等角度来综合阐述。 区域间产业同质、恶性竞争是我国较多区域间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何从区域实际出发,有所侧重、关注分工合作 13、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37、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 7、8 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38、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考点:考查流域特征。 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