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人口(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答案】19、C 20、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影响。 【名师点晴】本组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 做题时学生也会考虑资源短板,资料中短板有丙省的水资源和丁省的耕地面积;而判断时要考虑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 学生做题时,很容易把比例和人数混在一起而出错。 题中的 3 个选项都是人数偏低,而资料给出的是人口比例,这一点一定要看清楚。 (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 6、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 分)【答案】(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考点:人口迁移【名师点睛】解答人口迁移,在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要注意先从自然方面分析,再分析社会经济原因,当然做题时要看清问题,问什么就答什么,比如本题问的是有利气候条件,我们就回答有利气候条件就可以了,不用再去考虑其他的。 解答人口迁移的影响时我们一般要回答积极影响 7、,也要回答不利的影响,但是题目明确有利和不利影响时就要根据题目回答。 对人口迁入地来说,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来说,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 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2016海南卷)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 9、3 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 分)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 分)(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 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3 分)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 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3 分)(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 6 分。 )考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名师点睛】此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和空间定位能力,虽然提供的 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图,但需要将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转化到中国区域地图中,明确各个省份和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