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分)(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0 分)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8 分)【答案】(1)春季 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 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 6、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 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 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 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以上。 图 5 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 8、湿。 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的高温) ;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 (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 (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 )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蕾) ;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 (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 ;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 9、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 实现经营多元化。 (4)问题,根据材料提示,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则可以从现在产品结构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 考点:工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广西横县地理位置和茉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从地域认知到人类活动,设问细致灵活,注重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1)依据文字材料中 11、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 世纪 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图 5示意 1976年、1987年和 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1)20 世纪 70年代(1976 年),栖息地练成一片;到 80年代后期(1987 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 21世纪初(2000 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本小题共 7分)(2)大规模采伐森 14、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 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 分)(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 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4 分)【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 分)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3 分)(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 ,年大风日数多(近 70 天)。 (3 分)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 分)(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16、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 (10 分)(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0 分)(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8 分)(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8 分)【答案】(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 nt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