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内容摘要:
2、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黄河大合唱 ,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 、民族精神颂。 D由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 ,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6. 下列句子顺序 3、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 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 A. B.C. D. 年级 第 (共 10 页) 年级 第 4 页(共 10 页) 2据提示填空。 (每空 1 分,共 8 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李白峨眉山月歌 )(2)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 4、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3) ,。 (4).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题共 7、8 两题,第 8 题 2 分,第 9 题 4 分,共 6 分)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开出了花。 在 2015 年 5 月 12 日,红花中学七(3)班开展了 5、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8、温馨回忆:请你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付出最多的是什么。 9、回报亲情: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三、阅读(本大题含 1022 小题,共 44 分)(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3 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10、古人离别常 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 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11、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二)阅读木兰诗 7、。 (3 分)(三)阅读最后一课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15 分)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 12 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 8、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 ”他说,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6、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 “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_ _ _(2 分)全句的深刻含义是_ _ _ _。 (2 分)17、忽然教堂的钟敲了 12 这句话中钟声暗示: (2 分) 18、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2 分) 1 9、9、色惨白是因为( ) (2 分)A. 面临失去工作,背井离乡的威胁. B. 不能再教法语,对最后一课即将结束的莫名的恐惧. D. 身体虚弱,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1)这段属于 _描写; (2 分) (2)这句话表达了韩麦尔先生 的思想感情21、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2 分)到十分疲倦. 年级 第 (共 10 页) 年级 第 8 页(共 10 页) 前途命运充满担忧. 22、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我们祖国的历史谈谈自己的感受,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怎样报效祖国。 (3 分)(四)课外 10、现代文阅读(13 分)集中营的课堂程刚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 11、里,是否还活着。 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 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 12、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这一天 ,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 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 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相关推荐
貌特征,有重点地观察,有重点地描写。 同学们把自己的眼睛、鼻子、嘴都说了出来,可老师觉得大家好像都差不多,人总有自己的特征,不可能长相都一样,不一样了 就有区别了。 怎样找到自己的特征呢 ?就是要抓住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就是你的特征。 这样,大家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哪儿跟别人不同。 4.学生自己画自画像。 5
讨论交流:花 —— 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 、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2、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B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课堂小结:我们要在 生活中发现美,留心生活,寻找“发现”。 紧扣生活,叙述“发现”;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发现”。 第 二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说“发现” 1. 谈话。 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 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 师说“发现”。 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 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
峰像屏障一样,遮蔽了蓝天和太阳。 除非正午,看不到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丘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是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影。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想 ? 此环节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的分析和解答。 明确答案: “哪管是 90 年, 90 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 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