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1教案6内容摘要:
齐读生字。 教师带领学生在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再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认识 笔画,提示写法。 一:横﹁:横折、:点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1教案6
相关推荐
字呢。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蓝天”的“蓝”,草字头换成竹字头就是“篮球”的“篮”。 —— 替换偏旁记忆法) ( 2)足球 ① 出示“足球”词语,指名拼读,注意“足”是平舌音。 ② 齐读词语。 ③ 同学们知道足球比赛开始时,每队上场的足球队员应该是多少人吗。 ( 标准的是每队 11 人上场 ,包括一名守门员。 ) ( 3)排球 ① 出示“排球”词语,指名拼读。 ② 齐读词语。 ③ 识记字形
2、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水中倒影光的反射4 (2016株洲)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树枝反射形成的像 B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树枝折射形成的像5 (2016遂宁)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潭清疑水浅” 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
2、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3 (2016宜宾)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 15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 20,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4 (2016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 10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乙凸透镜替换甲
4、 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 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11 (2016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12 (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
答多,不止一个。 2 我们再看看母子俩休息的亭子呢,是什么样的。 亭子大不大。 有没有门。 亭子的屋顶的四个角是向上翘的,好像会飞一样,好不好看。 3 指名生回答。 让生对亭子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 4 不光亭子好看,亭子的外面还长了许多漂亮的花呢。 花儿看得特别的茂盛,小孩看到美丽的花朵特别高兴,就情不自禁的数了起来,他数到了几啊。 5 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 6 师讲述: 花儿太美了
2. 在这篇 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是怎么认识的。 (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3.用不同符号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进行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 (三)、学习生字 1.投影:出示 15 个生字(带拼音),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抽读不带拼音的 15 张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指名读小诗,纠正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