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 第3章-物态的变化(Word版)内容摘要:
4、 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 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11 (2016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12 (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3 (2016郴州)今年 4 月份,我市各地陆 5、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14 (2016潍坊)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为水蒸气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 白气”,是冰棒溶化后蒸发的水蒸气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15 (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 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19 8、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 A 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 B 错误;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C 错误;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 10、固体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过程,不符合题意;B、 “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铁水浇铸成零件,铁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3 (2016河北)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分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霜是 11、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解答】解: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A、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在冷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冻肉表面,使总重量变大符合题意;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由固态熔化成为水不符合题意;D、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4 (2016岳阳)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条件是吸热;物质 13、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故选 C【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 15、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B 符合题意;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7 (2016湖北)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B青草上形成的“ 露珠”C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D羊祜山上形成的白雾【分析】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冰花 ”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华【解答】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青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 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C、严冬,窗玻璃上出现的“ 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D、白雾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 第3章-物态的变化(Word版)
相关推荐
齐读生字。 教师带领学生在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再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认识 笔画,提示写法。 一:横﹁:横折、:点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字呢。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蓝天”的“蓝”,草字头换成竹字头就是“篮球”的“篮”。 —— 替换偏旁记忆法) ( 2)足球 ① 出示“足球”词语,指名拼读,注意“足”是平舌音。 ② 齐读词语。 ③ 同学们知道足球比赛开始时,每队上场的足球队员应该是多少人吗。 ( 标准的是每队 11 人上场 ,包括一名守门员。 ) ( 3)排球 ① 出示“排球”词语,指名拼读。 ② 齐读词语。 ③ 识记字形
2、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D水中倒影光的反射4 (2016株洲)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树枝反射形成的像 B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树枝折射形成的像5 (2016遂宁)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潭清疑水浅” 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
答多,不止一个。 2 我们再看看母子俩休息的亭子呢,是什么样的。 亭子大不大。 有没有门。 亭子的屋顶的四个角是向上翘的,好像会飞一样,好不好看。 3 指名生回答。 让生对亭子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 4 不光亭子好看,亭子的外面还长了许多漂亮的花呢。 花儿看得特别的茂盛,小孩看到美丽的花朵特别高兴,就情不自禁的数了起来,他数到了几啊。 5 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 6 师讲述: 花儿太美了
2. 在这篇 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是怎么认识的。 (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3.用不同符号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进行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 (三)、学习生字 1.投影:出示 15 个生字(带拼音),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抽读不带拼音的 15 张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指名读小诗,纠正读音。
宝宝回家(设计四所带有生字拼音的房子,贴在黑板的一边,另一边贴有四个生字及学过的一些形近字,如马、人、木、火等。 让学生找出与房子上拼音相对应的字卡,并贴在相应的门上。 ) ⑵游戏:交朋友 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记住生字的方法。 送字宝宝回家游戏。 用生字口头组词。 五、指导学生写字 教学四种笔画:了 学生观察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并交流。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鸟 :共有五笔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