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程应用公式 vtv 0at、sv 0t 式求解12(3)分析题意时要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注意前后过程的联系前段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也要注意寻找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典例 1】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 A、B、C 三点,已知 2 m,2 m,小物块通过 C 所用的时间均为 2 s,求:(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2)小物块通过 A、B、C 三点时的速度解:解法一(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a,则 s AB,所以 a m/ m/s 0 1222(2) m/s8 m/222解法二由 vtv 0 vAv B8 22) m/s4 m/ 8、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n 12加速度(1)逐差法如图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s1、s 2、s 3、s 4、s 5、s 6.则 a( ( (段位移都用上了,有效地减小了偶然误差,所以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时,可采用逐差法(2)图象法先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 v1、v 2、v 3、v n,然后作 象,求出该 线的斜率 k,则 k此求得值的偶然误差较小【典例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6 共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各有四个打点的点未画出,用刻度尺。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第二章章末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5、车可能正在向左匀加速行驶,也可能正在向右匀减速行驶,A 对;由 得:a,所以对 m1,f 0m 1am 1,C 对答案:提能力7滑冰车是儿童喜欢的冰上娱乐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小明妈妈正与小明在冰上游戏,小明与冰车的总质量是 40 车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次游戏中,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 40 N 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 10 s 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
5、案: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 C 正确答案: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 两个小球(m 1m 2)
温度又是多 少。 (湿毛巾是为了增加周围的湿度或水汽的量) [鼓励学生做对比性的实验(干毛巾和湿毛巾的对比) ] 刚才,每个实验都有小组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下面请每个小组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对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 各小组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修改。 请各小组的组长来选取你们小组实验所需的器材。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 注 “ 请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
1.布置任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各个小组桌子上的托盘里有一堆文具用品,现在请你们当一次文具柜营业员,大家一起努力把托盘内的文具分成六类,每类 3样。 一边分,一边思考: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分。 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小组活动:尝试分类。 3.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评议分类情况。 4.小结: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 特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2、向减速, D 正方向加速答案:多选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1 m/0 5 s 内的位移为 10 1 s 末与第 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 1 s 末与第 5 s 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前 2 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m/ 2 02m/5 s 内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 ,即 s 2 m7 2 52m, A 对, B 错
自然充满了好奇,科学课又恰恰是让他们研究这些自然奥秘的场所,这就是他们爱上科学课的原因。 根据这个思路,教科书安排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第二部分:动手做模拟云、雨、露、霜的实验。 第三部分:研究蒸发现象。 设 计 意 图 愿意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 愿意通过 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体会到自然界神奇的变化。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