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曲色素、核黄素等。 ( 2) .天然色素的特点:大都来自水果、蔬菜和动植物,因而对人体的安全性比较高,能够更好的模仿天然物的颜色,色调较自然。 但是成本较高,保质期短。 人造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调色易,成本低,被广泛应 用于加工食品中。 (3).色素的危害:人造色素 多数 以 煤焦油 为原料制成的 ,它们不但无营养价值,而且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其毒害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分 一般毒性、致 腹 泻 、 致癌。 ( 4)区分天然色素和人造色素的方法:( 1) 天然色素是由瓜果、蔬菜等酿制而成,应该具备一些比较天然的颜色和香味;人工色素,颜色一般会比较鲜艳,味道比较重。 ( 2)品 尝法:品尝后,如果舌头上留有很明显的颜色,是 人工色素 ;如果舌头上留有的颜色不明显,是天然 色素。 :同学们搜集的非常全面,老师相信在搜集的过程中你一定收获很多。 色素只是加工食品中的一种添加剂,你还知道哪些食品添加剂 ? 生汇报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可能有) 我收集到的食品添加剂有: ( 1)防腐剂( 2)抗氧化剂( 3)发色剂( 4)漂白剂( 5)酸味剂( 6)凝。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 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做得成功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科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学科学,对小学生来说是空洞枯燥的。 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排序》这一知识点的兴趣,我精心设计导入部分。 联想到许多体育赛事都用到排序知识,选择学生都很熟悉的 亚
自然充满了好奇,科学课又恰恰是让他们研究这些自然奥秘的场所,这就是他们爱上科学课的原因。 根据这个思路,教科书安排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第二部分:动手做模拟云、雨、露、霜的实验。 第三部分:研究蒸发现象。 设 计 意 图 愿意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 愿意通过 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体会到自然界神奇的变化。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
2、向减速, D 正方向加速答案:多选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1 m/0 5 s 内的位移为 10 1 s 末与第 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 1 s 末与第 5 s 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前 2 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m/ 2 02m/5 s 内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 ,即 s 2 m7 2 52m, A 对, B 错
们平时吃的东西哪些是天然食品,哪些是加工食品吗。 【说明】 学生经过前面的小结,已经了解了天然食品与加工食品的区别,加上平时的生活经验,所以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问:在加工食品 中加入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食品添加剂,你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吗。 你对它了解多少。 【说明】 这里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从“资料一库”中找出自己要了解的知识。 并从中选取比较重要的语句复制到剪贴板上。 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备 】 耳的结构图、 1 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 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
)这些食品中哪些是加工食品,哪些是天然食品。 交流,并说出分类理由。 活动:你这三天都 吃了哪些食物。 把这些食物分成“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两大类。 讨论:我们生活中吃的天然食品多还是加工食品多。 你爱吃天然食品还是加工食品。 一、 讨论如何对待加工食品 谈话:我们 吃的加工食品安全吗。 大家看一看,食品袋上的配料表,除了作为食品主要原料外,还有什么成分。 (其他成分叫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