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上做酸奶教案内容摘要:
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 (板书课题 )。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 做的酸奶,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四、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6.教师小结: (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 2)细菌的繁殖; (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讨论并交流:你还能举出哪些有用或有害的细菌。苏教版科学六上做酸奶教案
相关推荐
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 很 自然的在头脑中 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这里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知道指示剂可以让酸性物质变红
第 二 课时 四、 课时目标: 同上 五、 教学准备: 做好的酸奶、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粉笔灰等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目标 教学过程(教与学) 二备与反思 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谈话:前几天,我们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 (板书课题 )。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沾有油污的布条,分别放到肥 皂粉、洗衣粉、草酸结晶的溶液里洗涤,比较哪种洗涤用品洗得干净。 小结:“其实就是将沾有相同污渍的布条分别放入肥皂溶液、洗衣粉溶液、草酸结晶溶液中,按照我们刚才设想的方法和步骤去洗,然后比较洗涤的效果。 ” 讨论:“比较三种洗涤溶液的洗涤效果,这个实验属于什么实验。 ” ——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要控制住条件。 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 哪些条件不同。 ”
2、验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B将橡皮筋拉得越长,实验误差越小C若保持两分力方向不变,将两分力大小各增大 1 倍,合力也将变为原来的 2 倍,且方向不变D只要结点位置不变,无论两分力如何改变,其合力不会改变解析: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秤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而不是无条件地将橡皮筋拉得越长越好答案:多选
5、小与弹力大小没有关系,故 C、D 错误故选 小孩用 80 N 的水平力推重力为 200 N 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 10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 90 N 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90 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 80
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二、 认识细菌 ( 12 分)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内容,解决问题: ( 1) 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点 ( 2) 细菌获取食物的途径 交流、汇报 体验细菌繁殖的 速度 ( 1)组内模拟细菌的繁殖过程 ( 2)类推细菌第 21 代的数量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适当总结、板书 实验前,要求学生能说出黄豆、时间分别模仿的是什么;要求学生要耐心、细心,并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