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章末质量评估(四)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5、能是()A2 N B4 N D8 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2 m/可能是 6 m/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2 N,也可能是 6 N,所以答案是A、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不向下漏水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解析:容器抛出后,容器及其中的水均做加速度为 g 的匀变速运动,容器中的水处于失重状态,水对容器的压强为零,无论如何 8、下 9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阻 阻 ,联立解得: 阻 101,A、D 正确答案:选择题(本大题 5 小题,共 50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 分) 如图甲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 A、B 、C 、D 、E 、F、G 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0.1 s,距离如图,单位是 车的加速度是_m/s 2,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 a 和合外力 F 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 象,其原因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10、重力的大小,改变重物的重量测出多组重物的重量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计算出小车相应运动的加速度 a,通过描点作出图象乙,分析图线的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4)此图线的 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A小车与轨道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重物的重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解析:(1) 数字计时器记录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由位移公式计算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即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小车的瞬间速度为: m/sm/0 0 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 2:2 m/m/)分析图线的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几乎是直线,所以 a 随 F 的增大线性增大(4)此图线的 明显偏。2016秋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 章末质量评估(四)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课 导入新课 3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学生回答。 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8 (1) 播放 一些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 (2)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 现什么规律吗。 (3) 小结
次不一定准确,我们要测量三次。 为了节约时间,根据测量 15秒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估计出自己一分钟的次数。 请你算出你自己平均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你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呢。 那怎样的情况下,他会变化呢。 实验二、在运动结束时,你一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测量所需时间、测量方
漂漂亮亮啊。 你们打扮这么漂亮肯定是借助了镜子,对不对。 老师也是。 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天天用到的镜子(板书:照镜子) 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一) 1.知识铺垫:怎么看到物 体 ? 有光进入眼睛(板书:光→眼睛):太阳发光,手电发光。 转折:能看到老师,但老师发光了吗。 靠反射,同样月球也是反射光。 (板书:示意图) 2.谈话: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是怎样发光的吗 ? 【百度图片】
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 体出示)。 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 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并交流。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 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 24小时变化着, 和钟的周期一样。 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多媒体介绍昼夜对 植物影响的相 关内容)
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难点:周密思考,科学地有序地进行测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教时 1 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 备 教师准备:每组两个电珠、两节电池、导线五根、空暗盒一个、组装好的四接口暗盒一个。 学生准备:记录纸、笔 教 学 活 动 设
生有足够的感性经历从 “实验观察 ——推测 ——制定计划 ——证实 ——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 ” 的过程 五、 针对以上内容,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本课分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导入,给学生出示存在问题的电路,要求学生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出示导体与绝缘体的定义。 紧接着进入第二环节实验探究,这一环节我分四步来完成。 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测